来源:正大期货 2022-04-02 08:08
安踏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离“王位“那么近,但在这个主要关头,主要引擎FILA却最先降速。
3月22日,安踏宣布了2021年财报。2021年安踏营收493亿元,同比增进38.9%,市场份额也首次跨越阿迪达斯中国,位列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第二,纵然与“冠军“耐克中国的销售额比,这个数字也只差了19亿元(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尾盘算,耐克中国收入为80.38亿美元,约为512亿元)。
但就在这个节点,占安踏总营收比例跨越40%的FILA速率却慢了下来。2021年FILA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51%,下半年直接降到6.8%,受下半年“拖累”2021年整年FILA同比增速25%。
对于主推多品牌战略的安踏,FILA曾是其近些年拉动增进的主要动力。2019年安踏主品牌营收同比增21%,但FILA猛增73%;2020年疫情严重时代,FILA仍增进18%,让安踏没有陷入下滑之中。(那时安踏主品牌已同比下滑9.7%,受FILA“拉动”,安踏整体收入小幅增进4.7%)。
FILA自己对于降速貌似也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国金证券剖析师杨欣对虎嗅说:“现实上FILA中国总裁姚伟雄早在2017、2018年就最先提醒FILA增速不会一直这么快,在快速增进的第五年,遇到放缓也是一个一定的趋势。”
对于安踏来说,眼前选择有二:或者再搏一把,将FILA从80分提高到100分;抑或调动“军力”开拓更有想象力的“荒原”。
FILA“见顶”?
“FILA再往上提,有些难了。”一位资深鞋服剖析师对虎嗅示意,无论横向照样纵向,FILA现在都有些见顶。
从横向上来看,FILA近几年的店肆数目转变不大。据虎嗅查看,2019年1951家、2020年2006家、2021年2054家,每年约莫增进50家。
而从纵向上,剖析师告诉虎嗅:“FILA单店年店效约莫800万、连带率约为三,增进空间较为有限。”(虎嗅查看安踏财报集会,FILA 大货店效跨越100万/月,儿童店效跨越50万/月)
甚至FILA也最先遇到人才瓶颈。
“FILA已经是80分的平台,现有的零售队伍也已经代表业内较好的水平,让他们再提升,要不就自我革命,要不就找到90分的人来带,这种难度显而易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虎嗅。
以及,FILA也在面临创意灵感上的挑战。
“FILA的设计团队有不少韩国人,鞋服行业自己就相对传统和封锁,他们也往往是在安踏、李宁、特步等几个牢靠的大鞋服品牌跳来跳去,群体和事情模式已相对牢靠,再让他们泛起推翻性的改变也较难。“熟悉安踏的业内人士向虎嗅说。
一位资深鞋服剖析师向虎嗅分享了一个细节:当一个爆款赝品越来越多、下层消费者(好比快递员、广场舞阿姨)穿着率普遍、微商代购变多时,一个爆款可能就已“饱和”了,“FILA盛行5年的某爆款老爹鞋,已经泛起了以上迹象。当一个大爆款盛行时间过长,可能也意味着设计团队的推翻能力遇到一些瓶颈。”
2021年宏观因素对FILA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国金证券剖析师杨欣告诉虎嗅,2021年并没有像其他国产物牌一样,在新疆棉事宜里受益,反而销售有些受损。“FILA自己是意大利品牌,且由于安踏要做多品牌区隔宣传较少,海内消费者不太熟知其在安踏旗下,现实上它是不讨好的。”
在杨欣看来,FILA多开在高线都会的购物中央里,受疫情袭击更为严重。“去年的疫情首先波及到高线都会,购物中央更是云云。”
与此同时,FLIA为保持品牌调性而接纳的打法,也在疫情影响下略显“守旧”。据杨欣透露,FILA对折扣的把控也对照严,“公司会在规模和利润之间考量,最后照样选择提升利润,没靠折扣促销拉动规模。“
对安踏而言,把已经80分的FILA起劲“搏”到100分绝非易事。
营销专家林明就告诉虎嗅,成本也是品牌思量要不要再提20分的主要因素。“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阈值,到达极限后,是选择继续大笔投入到100分,照样选择投到其他还处在20分的领域,有时刻,从20分提到80分的成本,跟随80分提到100分,是一样的。”
从安踏的预期上,也可窥探出眉目。虽然安踏在财报集会里仍然提到了一些FILA的生长空间,好比指出低效店、潮牌线、专业运动产物线另有空间施展,但对于FILA2022年的增速,它也给出了一个较为守旧的数字15%至20%(相较此前的高速增进)。
对此,有剖析师告诉虎嗅,“若是能到达15%,就已经很不错了。”
关于FILA的未来,安踏已经举行复盘和调整。在财报集会中,安踏透露出两个要害信息:其一,去年预估了FILA能保持较快增进,以是用度投入也较大;其二,对预算已经做出了新的调整。
安踏押注DTC
在2021年的财报中,一组数字引人注目,那就是安踏的DTC(Direct to Consumer,直面消费者)占比已提高到70%,店效提升也跨越25%。
多位业内人士向虎嗅指出,随着FILA“降速”,安踏需要找到新增进点,而以DTC为要害偏向的渠道改造成为了安踏的押注选择。值得注重的是,DTC是鞋服圈最近几年的新潮水,国际多个鞋服大牌都最先加速DTC转型。耐克、安德玛、彪马均把DTC作为战略级偏向。
隐藏在DTC热背后的,是“通过缩减经销商等中央环节而优化利润模子”,简言之削减“中央差价”。从2020年最先,通过DTC“省钱”从而优化利润模子让Lululemon等品牌尝到了甜头,以Lululemon为例,基于DTC转型,一年之内营收同比增进11%。
投身DTC转型热潮的安踏,在2021年也尝到甜头。
在渠道优化后,安踏主品牌的营收2021年同比大增52%,这不仅意味着近几年安踏主品牌营收增速首次跨越FILA,也实现了已往三年安踏主品牌最高的营收增速:2019年和2020年安踏该项数据划分为21%、10.7%。不难看出,转型DTC后,安踏主品牌增速放缓的势头迅速扭转为了高增进。
多位剖析人士告诉虎嗅,DTC转型带给鞋服行业的主要变量有二:其一,削减销售层级、直面消费者,可以令品牌对终端货物结构、零售运营上的把控能力更强,在此基础上,可提高获客能力、提升正价产物的销售,以促进收入端增进;其二品牌还可以网络DTC系统内大量真实的第一手消费者信息与消费反馈,迅速对商品企划、运营、营销举行调整,有助于产物设计贴合消费者需求、品牌提高运营效率和留存用户,优化同店增进。
一位鞋服剖析师向虎嗅形貌了安踏在DTC推进历程中的一个细节,此前安踏在向下推行折扣政策时,由于一些经销商自己盈利空间就较低,往往会遇到不少阻力。但将经销商转直营后,订价战略的节奏就更好掌握,滞销产物销售速率加速,脱销货物调货也更顺畅,有利于把控库存结构。
值得注重的是安踏推进DTC转型的速率,在2021年内安踏迅速完成转化,并迅速收获实效。有业内人士以为,这得益于历史上,安踏与经销商的关系就相对较好。
“福建的这些品牌都对照重视经销商,此前给经销商的折扣、资源支持,战略支持好比陈列等都对照好,以是经销商也更为配合。”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虎嗅,安踏与不少经销商的互助已经跨越10年了,“他们随着品牌连续赚过钱,自然支持度更高。”
但安踏眼前的转型DTC棋局并非“稳赢模式”。
有剖析师向虎嗅表达了担忧,其以为现在DTC占比已达70%,一旦增进空间见顶,吃到的盈利也会削弱。好比,2021年安踏主品牌的高增进,DTC作为催化剂的因素显著,但假以时日,当转型DTC的盈利逐渐濒临界限时,安踏主品牌能否保持高增进势头将是个问题。
眼下,摆在安踏眼前的另一个问题是,若何在2022年进一步深耕DTC转型,并进一步优化成本和利润模子。以及随着DTC成为安踏新的“基础基因”后,安踏能否再次焕发FILA等要害品牌的更强活力。
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季度,将是安踏的一份新考卷。在炎天,安踏旗下的部门焦点品类将进入销售旺季,而能否在6月电商热 线下热“双周期”内,赢得消费者——尤其是以Z世代为焦点的年轻消费者,将是安踏需要回覆的要害考题。
有熟悉安踏的业内人士也告诉虎嗅,“安踏的篮球鞋从创新度到市场份额来说,相对海内其他品牌,已经做得对照乐成了。许多民众品牌是吃不到18-25岁客群的,只能吃追求性价比的岁数更小的或更大的客群,而安踏依赖它的篮球鞋品类,已经吃到了这个客群,它在产物创新和联名NBA做营销等各个层面,已经做得不错了。”
一些球鞋博主也以为安踏相较此前,已经推出了一些更具代表性的产物,填补了之前空缺的产物矩阵,引领度也在上升。安踏也在财报集会中称,创新产物的比例正在提高,品牌力的提升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时机。
但在2022年,随着各大品牌加大对Z世代鞋服消费者的发力,安踏需要变得更“锐”:好比,在组织上,安踏能否起用年轻人?在营销上,安踏能否进一步向新流量平台倾斜?以及,在最为要害的产物环节,安踏能否大刀阔斧地对一些老旧系统和产物线改良?
已经有业内人士以为,对于当下已逐渐稳固“江湖职位”的安踏来说,曾经作育绚烂的模式或许会成为日后产物创新、产物力升级的牵制。而这也将是安踏在2022年将面临的焦点问题:一家年过“三十”的“潮水”公司,若何不被更年轻的浪潮甩掉。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