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2-04-01 17:25
01、最稳健、但又最不稳健
经由5个月的守候,一块悬在陈鹏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定。
2021年炎天,AI制药公司晶泰科技完成D轮融资,据称估值高达130亿人民币。在这笔规模4亿美金的融资中,为人所知的机构包罗:奥博资源、中国生物制药团体、红杉、五源等机构的台甫,但另有一群散落的投资人并不为人所知。
陈鹏正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家新基金的首创人,陈鹏在2021年3月就听闻了晶泰的融资新闻。在AI制药领域中,晶泰是绝对意义上的明星公司。它的首创团队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确立7年来已经获得腾讯、软银、红杉资源、SIG 海纳亚洲等等跨越30家着名基金的投资。往后另有新闻爆出,晶泰设计在美国IPO。
对投资人来说,这似乎是个不应错过的时机:行业头部公司、有明确上市可能。
投入的历程也颇为崎岖。即便手握多家GP资源,陈鹏照样四处辗转,最终通过一家2016年确立、投资项目笼罩中 美两地的早期投资机构牵线,才拿到了晶泰的少量份额。“6月call款,8月初close,整个SPV规模靠近3000万美元。”陈鹏告诉「暗涌Waves」,那时他还拉了一些熟悉的LP同伙一起来投。
这就是典型的Case fund(单一项目基金)。在投资行业,与它相较的看法是盲池基金——也就是人们更为明白的VC、PE基金,后者一样平常在募资完成之后启动投资动作,投资的标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Case fund是为了确定性而生:先有项目,再找资金。
中国商业史上最着名的单项目基金,莫若奇虎360私有化。2015年上半年,在美上市的奇虎360决议竣事美股生涯、回归A股,于是启动私有化历程。其私有化生意规模近百亿美元,生意资金将通过银行贷款、权益资源(Equity Capital)及转续股权(Rollover Equity)的形式获得。
凭证那时报道,包罗中信资产、大成基金、平安银行等机构都获得了360私有化的部门份额,其中一家获得5000万份额的海内基金,还刊行了单份100万起步的理财富品,在异常短的时间内要求缴纳10%订金并完成入伙。原鼎晖首创人合资人王功权就曾公然表达,那时不停有资源方找到他,请其协助拿一些奇虎360私有化的份额。回到A股后,360的市值一度高企至3000亿人民币,一批出资者因此大赚一笔。
“凡事你能想象到的公认‘好项目’,背后很可能都有Case fund。”一位双币基金投资人告诉「暗涌Waves」,包罗字节跳动、元气森林、商汤科技、PingCAP在内的等等着名公司,穿透其出资人结构后,都直接或间接地存在着单项目基金。
在投资行业,它已经犹如空气一样平常存在。
单项目基金的泛起大多随同貌似易如反掌的财富时机。这一点从它的两次兴起中可见一斑: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0年最先,中国“有且仅有一个投资标的”的有限合资企业数目,泛起过2014年和2019年两波热潮,划分到达0.2万和2.5万。这两个节点对应的则是“双创”和中概股IPO浪潮。在全球资金险些都处于量化宽松的2021年,这一数目更是到达了空前的5.5万。
尔后的转折众人皆知。2021年6月最先,市场急转而下,大量处于成耐久、Pre—IPO阶段的公司陷入退出堰塞湖。晶泰科技也因“涉及医疗信息数据”,暂停了赴美IPO。
当设计中的退出变得遥遥无期,任何阶段的投资人都将无一破例地受损。一个显见逻辑是,支出更高成本的中后期投资者受到的影响将更大——而这也恰恰是单项目基金最常泛起的阶段。但再相较于拥有众多投资组合的PE们,由于风险无法被分管,单项目基金一旦失败,将是更彻底的失败。
在一个更难估摸的市场中,这种看似稳健的投资却是最不稳健。
02、失控感
2021年炎天,一份名为「蜂巢-Pre-IPO动力电池项目」的推介质料在投资圈撒播。这份24页的先容中,醒目的注着“六大亮点”:“行业空间大、业绩增进迅速快、股东靠山强、手艺能力领先、汇聚尖端人才、上市预期强”——撒播历程中每一个亮点都被高度精炼归纳综合,而且附加标注了公司的预计上市、投资人退出时间表。
这家名为蜂巢能源的公司,被一些人以为“立志成为下一个宁德时代”。自2018年至今,它融资跨越200亿人民币,有59家显名机构投入。
一家金融机构的投资人在一个事情日的下昼4点收到质料,但对方急切火燎地告诉他:“停止今天下昼6点。”
这是许多项目基金的亮相方式:“尽快上车”、“机不能失、失不再来”。这群可能意图介入的投资人、也可能只是信息掮客的项目提议方,通常会营造出一种生意的稀缺性和迫切感。
据「暗涌Waves」领会,一些行使信息和渠道差做单目基金生意的机构,会定期在天下局限宣讲项目,目的群体是中小企业家。“就是用一些Big name,去二、三线都会薅一些可能完全不懂私募股权的有钱人进来。”一位产业投资人向我们示意。
某种水平上,单项目基金可以是一级市场的主要的资金弥补。而其背后的出资人,有部门与VC、PE从业者或机构重合,但有相当一部门实则并不谙熟于这个行业,“严酷来说都不能算是适格投资人。”上述投资人示意,投资都有风险,但单项目基金的风险显然是更大的,而这一点许多出资人未必充实意识到。
另一方面,在相当多单项目基金的现实操作中,存在层层分包的情形。我们可以用奇虎360一案来说明这一点:为了私有化,360昔时搭建了一个周详的承接结构——设立两大SPV平台公司“天津奇信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估值40亿美元)”、“天津奇信通达科技有限公司(估值117亿美元)”,持有360所有的营业和资产。
两大SPV平台公司背后就是奇虎360回归盛宴中重大的出资人名单,再往下穿透有着跨越五层的庞大架构。除董事长周鸿祎、总裁齐向东外,共有两大类39家机构入局,一类是“信字辈”的三家奇虎360员工持股公司(ESOP平台),另一类是包罗险资、私募在内的36家外部投资者。介入其中的A股上市公司不下十家,出资额从数万万美元至4亿美元不等,所处持股层级最高者为第三层,最低则列于第五层。
固然奇虎360私有化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正面案例。但不应忽视的是,“层层分包”的属性会导致单项目基金出资人和项目方之间的相同障碍极大。
一位介入过项目基金的企业家向我们分享他的体验:“投资款打已往之后,2年都毫无音讯。”其间他多次找到中介询问项目生长,但对方相当冷淡。而尴尬在于,他能获得项目希望的渠道只有两个:公然信息和这位日渐冷淡的中介。
“问题的要害是,份额处置的决议权不在我们手中,在中央方那里。”一个通过项目基金投资到蔚来汽车的出资人告诉我们。他在2018年蔚来的Pre-IPO阶段投入,尔后遭遇的这家公司的数度升降,其间他自己险些没有任何话语权、卖出决议全权交与基金提议方,他以为因此损失了数倍的回报时机。
职业投资人有时也未必能幸免。
一个最近被爆出的案例是,2015年,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通过一个名为“协同创新基金”的机构,投入到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纵目科技的单项目基金里。纵目科技在不久前刚刚宣布完成10亿人民币融资。看起来这应该是一笔回报可观的投资,但该投资人与协同创新基金却泛起了纠纷。
根据他的说法,后者在项目减资退伙的操作中,GP未根据条约约定的程序处置LP的份额,两方在退出流程上泛起分歧,甚至因此诉至法庭。
正如前文所述,投资单项目基金看起来是为了追求确定性,但许多介入者向我们示意,一旦打款完成,剩下的时间基本都是被动。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即即是在传统意义上的GP和LP的关系中,也时常存在这个困扰。正如汉坤状师事务所基金募聚集伙人周林接受「暗涌Waves」采访时所言:“若是是LP(Limited Partner)的话,理论上是不控制基金的治理和运营,无论是盲池照样明池的基金中。”
但由于单项目基金的内部架构更为庞杂,介入者也更鱼龙混杂,“以是对出资人来说,失控感会更强。”一位介入过多笔Case fund生意的FA示意。
相较于机构化的投资,项目基金又有某种水下行为的特征,这会导致更大的被动。陈鹏就向我们表达过,在他介入晶泰科技的投资时,“每个步骤要害都要随着几个领投基金的进度来”。
正如那句民间箴言:给钱的是孙子,要钱的才是爷。
03、各怀心事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最初:在资金相当甚至过于充沛的中国一级市场,为什么我们一定需要单项目基金?
在美元PE行业,有一个词叫Club Deal。这个词组在海内有些异化,成了基金们“团购式”投资的代名词。但它的本源是指一种常见的大型投资:在面临超大规模生意时,机构们将资金集中在一起团结投资。实在这正是一些单项目基金的样貌。
好比在链家总生意金额约60亿B轮融资中,华兴总计领投金额3.5亿美金。包凡曾告诉我们:“我们每个基金单笔(投资)上限是15%,这笔一定是投到了顶格,以是厥后是拉了一些其他投资人进来一起投的。”据「暗涌Waves」领会,这中央就包罗人民币和美元的Syndication(团结组织体、银团),最终通过单项目基金投入链家。
而对于相当一部门GP(投资机构)来说,募资是一个漫长的工程,而召募单项目基金(明池基金)要比召募一个盲池基金简朴太多。多位接受「暗涌Waves」采访的基金合资人就明确示意,这是一种“过渡期的募资手段”。
真成投资合资人李剑威就曾对我们示意,他和印象条记首创人唐毅自18年确立起联系以来,双方确立了充实的认知和信托,因此在2021年印象条记启动B轮融资时,真成快速召募了一支单一项目基金,领投了当轮融资。
“印象条记希望我们领投、介入设计整个生意方案,从战略上给予支持,也因此印象条记也推荐了一些潜在LP给我们。”李剑威以为,这笔投资还顺带扩大了基金治理规模、增添了Track record。
为了更好地召募资金,一些GP会把下一期基金的投资份额和明星项目份额做成Bonding deal(打包生意)。一家外洋主权基金的投资人告诉「暗涌Waves」:“现在有些GP治理人找我们募资时,一来先告诉我们他们手上有一个极好项目份额、讲个30分钟,然后再讲自己基金战略30分钟。最后告诉我们:拿到项目份额的条件,是同时也投他们的基金。”
对于一些新机构来说,项目基金也是降低他们“自我证实”的门槛的一种方式。FA机构荒合资源陈林桦告诉「暗涌Waves」:“要做一只盲池基金,你首先要证实你的专业水平,我们在做FA历程中遇到一些确定性很强的项目,会以项目为基础吸引一些LP进来。”现在,荒合资源已经有两个单一项目基金进入后期阶段,一个正在准备A股IPO,另一个则已经递交A1,在等香港聆讯。
在关系网络错综庞大的投资圈,项目基金有时还被视为一种社交钱币。
一家确立不到3年的美元基金正在做一个“确定性较强”的Case fund,其合资人向我们示意,额度主要就是分发给新老LP,甚至不设计收治理费,“就当是公益在做,带他们一起赚钱。”
以上说的是提议者的视角,而从机构LP视角来看,他们希望介入单项目基金,除了盼望获得高额收益之外,实在是为了更洪水平的靠近项目、利便自己直投。这也是众多海内LP颇受争议的一种念头。
另有一种出资人——主要是指上文提到的非适格投资人们,他们介入项目基金的初衷就更多元了。“有的是希望为自己的未来寻找一些偏向,有的是为了却识行业中人,固然更多的一定照样为了赚快钱。”一家介入过多支项目基金的人士示意。
从商业层面来看,上述作为并无可指摘。但现实操作中,却有诸多变形。
好比一家外资母基金曾向「暗涌Waves」吐槽过一则轶闻:在他们投资的某着名VC基金中,有个超大独角兽实在主要是单独设立的SPV投的,该机构一直以此项目自居,但作为主基金LP的他们受益极其有限。这就是单项目基金和主基金之间可能纯在的利益博弈。
汉坤律所周林也对我们示意:“Case fund投资实在对治理人GP的要求是很高的,治理人必须分配精神对LP认真,尽到‘善良治理者责任’。”
但大多数情境下,在基金治理人眼中,盲池基金无论若何照样战略的重心,应分配他们更多的时间精神。
而对于搅动这个市场情绪最多的一方——中介来说,理论上他们需要起到一定的项目甄别与风险提醒责任。但许多接受我们采访的人士示意,从居间方的利益来看,在他们心中优先级最高的一定不是项目自己的质地(好比一些名气不错的to C类公司,即便在业内人士看来基本面并欠好)。
“显著是风险很高的股权类产物,但许多提议方会私下宣传或者答应一个保底收益率。可以说是一种资金错配。”
“若是用炒股票的逻辑去看Case fund,就有点像散户选股。看你信托基金司理,照样信托自己的判断。”一位双币基金投资人对「暗涌Waves」提供的一个看法是,已往to C项目品牌声响大,多数人的判断力或许还强一些,但现在更多是To B类项目,好比动不动被包装成“元宇宙、芯片垂直领域Top X”,“越来越难识别优劣”。
04、危险游戏指南
在中国,已往5到10年的单项目基金发作动力来自于:市场存在的大量流动资金,而它们被不停缔造神话的VC/PE行业所吸引,也希望搭上这趟时代的顺风车。
客观地说,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单一项目基金”是一其中性词。但在一个对它不够友好的市场环境下,有什么设施提升胜率呢?
2021年5月,离岸状师事务所Bedell cristin的合资人RichardLe Liard曾列出一个关于单项目基金的表单,详尽列明晰这种投资模式的优劣。
好比优势包罗:标的可见性、拓宽投资渠道、更少的治理用度、无中止成本、降低投资门槛(Dip your toe)、更快速的退出渠道、提供学习时机。而需要注重的劣势则有:风险集中、专业要求高、时间周期短、单笔投资治理成本高以及生意双方的信托问题。
从详细操作来看,首先是阶段的选择。由于多数早期项目的失败率过高,整体意义上不适用于单项目基金,这也是为什么多数项目基金都集中在后期阶段公司。
其次是出资人。信托看完以上内容,已经可以充实到单一项目基金的投资风险,以是对于高净值小我私人来说,若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最好通过委托专业人、家族办公室或机构投资者投资。
另有就是一些更细微的问题。好比在层层嵌套的架构中,你处于什么层级。好比在涉及到“优先整理权”这个影响退出顺序的主要条款上,若是不加注重,很可能被放在最后整理等等。
最后一点,也是任何一种投资行为最要害的一点:风险的涣散。当不确定成为唯一简直定,单项目基金最好只是你多个理财方案之一。套用一句老话:做投资,永远不要孤注一掷。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