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2-04-08 13:31
今天,在抗疫形势严重的上海,一个和买菜相关的新闻走红财经圈。
延续两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佳女性创投人,和红杉中国掌门人沈南鹏齐名的“创投女王”徐新在群聊中向邻人询问若作甚家人购置面包和牛奶,同时还要为在叮咚买菜上抢购青菜而劳神。
身价千亿的创投圈大佬都要为买菜烦恼,可见生鲜电商、互联网买菜市场的潜力和主要性。而在这一次上海疫情中,除了传统生鲜商品之外,另一种产物也成为消费者热捧的工具——预制菜。
央视网的报道指出,疫情发作以来上海预制菜订单呈发作式增进。某零售团体食物生鲜事业部认真人向央视示意,3月份天下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增进超100%,上海区域近半个月的同比增幅则跨越250%。
对于这个风口,叮咚买菜和逐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自然不会放过。
3月份,逐日优鲜上线预制菜品牌巨下饭,首批上线金汤佛跳墙、日式咖喱牛肉、鲍汁扣掌海参等8款菜品,主攻一人食消费场景。险些在统一时间,叮咚买菜也推出了预制菜子品牌生气鲜食,结构B端市场。
已往一年,社区团购熄火、生鲜电商内卷加剧导致头部平台亏损放大,加上遭遇中概股暴跌潮,叮咚买菜、逐日优鲜们日子过得甚是艰难。不外,跌至谷底的它们,没有彻底躺平,而是在起劲捣鼓新营业钻营出路。
现在,预制菜风口渐浓。戏台已经搭好,叮咚买菜和逐日优鲜的下一场大戏,马上就要鸣锣开鼓。
预制菜大热,叮咚买菜、逐日优鲜抓紧救命稻草
在预制菜这条赛道上,叮咚买菜和逐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入局很早,但真正发力照样最近一年的事。
统计显示,已往一年叮咚买菜启动多个新项目,预制菜相关项目比例显著上升。除了前面提到的生气鲜食之外,叮咚大满冠、拳击虾、叮咚王牌菜、叮咚好食光等多个自有品牌,都是在这一时期面世。凭证叮咚买菜的官方数据,今年年货节时代,叮咚买菜预制菜销量同比增进跨越400%。
逐日优鲜这边投入的资源和精神也不少。和叮咚买菜相比,逐日优鲜更坚定聚焦C端市场,2021年年底上线的逐日招牌菜和前面提及的巨下饭都主打小份菜,把都市独居青年视为最大消费群。
凭证官方讲述,已往一年逐日优鲜预制菜营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进300%。停止去年四序度,预制菜在逐日优鲜平台总订单中的渗透率已经靠近40%,逐日招牌菜乐成打造了风味羊蝎子、霸气牛骨锅等爆款单品。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元旦时代,上述两件爆款单品的销量同比增进近两倍。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叮咚买菜和逐日优鲜纷纷押宝预制菜,既是顺应潮水,也是无奈自救:生鲜电商市场降速和自身营收、利润的缩短,让它们不得不跨出恬静区寻找第二增进曲线。
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虽高达万亿,但随着市场渐趋饱和、玩家数目疯狂增进以及生长历程中泛起不少争议,增速有下降趋势。2021年,该市场规模同比增进8.5%到达近年来的巅峰,但预计2022年将下滑至7.4%,往后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逐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营收、利润等各项财政指标,也难以到达市场预期。
2021年年报显示,叮咚买菜整年营收201.2亿,同比增进77.5%,但净亏损同比放大102.36%,到达64.29亿。逐日优鲜也有类似的烦恼。去年三季度,逐日优鲜净亏损同比扩大58.07%至9.74亿,高于47.2%的营收同比增速。
在亏损放大的同时,两大生鲜电商巨头都自动“瘦身”,降低资产规模、减轻运营压力。以叮咚买菜为例,数据显示,巅峰时期共拥有1500家前置仓站点,去年二季度削减至625个,未来一年的新开仓设计也大幅放缓。
在节省之余,开源对于叮咚买菜、逐日优鲜来说也是十分主要的。这个生死关头,预制菜风口的泛起给它们带来了曙光。
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极高,和外卖、自主烹饪等饮食方式相差无几。其中,有跨越67%的消费者以为传统烹饪方式太过穷苦,90.1%的消费者示意自己可以接受利便速食。而尺度化水平更高、更便于追踪溯源且羁系机制也更为成熟的预制菜,也能知足他们对食物平安的要求。
凭证NCBD的统计,2019-2020年是海内预制菜行业风口发作之年,这个趋势在后疫情时期获得延续。数据显示,2015-2020年时代海内预制菜行业规模年均复合增进率到达31.2%,市场规模跨越2500亿,增速远高于线下餐饮零售行业。未来智库的研报则指出,未来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更主要的是,和高度依赖配送物流、前置仓,要背负伟大人力、仓储成本的生鲜电商营业相比,预制菜营业集中采购、中央厨房加工和尺度包装流程治理更利便,运营成本也更低,对于资金压力伟大的生鲜电商平台来说加倍友好。
毫无疑问,预制菜行业风口已起,且有从B端向C端转移的趋势。主营生鲜电商营业遭遇增进瓶颈的叮咚买菜、逐日优鲜,不能能放过这个主要增进点。
巨头纷纷入局,会否重演社区团购式悲剧?
对于叮咚买菜来说,现在最大的挑战是,预制菜这条赛道已经变得相当拥挤。
一方面,是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它们自带资源优势,且用户基数重大,竞争力不容小觑。
其中,结构最早、营业局限最广的,是阿里和美团。
早在2020年3月份,盒马就确立了3R事业部,聚焦预制菜营业。停止现在,盒马冷冻类预制菜SKU已超200个,应季售卖单品超100个,规模远超叮咚买菜和逐日优鲜这两位新玩家。
与此同时,阿里旗下另一个零售营业排头兵——饿了么,也在起劲结构预制菜市场。通过物流配送方面的优势,饿了么和近1000家连锁餐饮品牌杀青互助,为后者提供专属配送服务。在饿了么的客户名单中,不乏眉州东坡、外婆家、丰收日等着名连锁餐企。
美团这边也不遑多让。现在,美团买菜事业部旗下的“象大厨”承载预制菜相关营业,快手菜、轻糖烘焙、秘制卤味等预制菜系列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就。
和饿了么一样,美团也拥有重大的终端餐饮商户资源,以及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名贵资源,既可以辅助美团剖析消费者画像推断其消费喜欢,也可以通过平台和用户的互动快速响应后者的需求、推陈出新,是美团进军预制菜市场的主要武器。
此外,美团还和饿了么在餐饮商家资源上也举行着猛烈争取——目的都是和后者团结制作预制菜产物,降低成本、快速扩大规模。
官方资料显示,美团现在已经和陶陶居、广州酒家等老字号食肆确立预制菜团结开发营业,且在争取谈下三珍斋、聚春园等着名品牌。已经和饿了么确立互助的眉州东坡,也是美团的主要争取工具,两大巨头的竞争相当猛烈。
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热捧,预制菜行业也涌现了大量初创企业,融资热度居高不下。
凭证统计,现在海内预制菜相关企业共有6.81万家,绝大部门都是最近五年确立的新公司。数据显示,2018-2021年每年新增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数目划分为1万、1.29万、1.31万和4212家。
此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懒熊暖锅、锅圈食汇、鲜物志和物满鲜等预制菜品牌相继完成融资,单轮融资金额最高达3亿美元。1月18日,百度脱手领投预制菜供应商珍味小梅园,这也是百度近年来罕有的一起餐饮食物行业投资。
巨头扎堆、初创企业疯狂融资、赛道内卷加剧,这一幅场景似曾相识,也难免让人担忧:预制菜会不会成为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之后,又一个被资源玩坏的市场?
业内泛起这种担忧,不无原理。事实前车之鉴,烧钱抢市场的模式并不康健,也无法保证行业的久远生长。
不外幸亏,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美团、阿里等巨头对预制菜市场的争取没有像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那么疯狂,变得加倍理性。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美团买菜和盒马都在起劲增强供应链和冷链物流手艺实力,起劲修炼内功,而非烧钱抢客户。其中,美团就投入巨资改善锁鲜手艺,在零下30℃以下超低温环境对菜品举行速冻,起劲缩短冷冻时间、保持食物风味。
除了吸收社区团购的教训之外,政策也对互联网巨头回归理性谋划施展了主要作用。
在4月7日上午举行的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情新闻宣布会上,美团副总裁毛目的对买菜难、分拣配送能力不足等问题作出领会读,并提出了包罗上线社区集单服务、从天下各地调配熟练分拣职员等应对方式。与此同时,加大社区团餐供应,也是美团重点提及的解决方案之一:
“美团已经确立社区团餐专项小组,在4月3日正式上线运营。现在,餐品所有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保供车辆集中配送,已经笼罩了4500多个社区、近500万上海市民,未来将进一步厚实品类供应、扩大供应局限。”
从羁系层的态度来看,有关部门对互联网买菜平台在要害时期显示出的稳固采购、供应能力,以及专业配送服务予以一定。在社区团购泡沫破碎之后,回归理性生长的美团、阿里等巨头,也受到羁系机构的迎接。
而前面提及的团餐模式,中央厨房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等特点,和预制菜有不少相似之处。类似的产物,在严重的防疫形势下,具有主要意义。
或许经由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的一地鸡毛之后,互联网巨头们都意识到已往这种烧钱模式的缺陷。而一个更理性、更康健的竞争环境,对于预制菜行业的久远生长来说绝对是有益无害。
征服预制菜万亿新蓝海,知足用户痛点是要害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以为,预制菜市场简直大有可为,但想阻止重演社区团购式悲剧,在平台和消费者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实现良性生长是异常主要的。简朴来说,就是要试探出一套能解决双方主要痛点、知足双方需求的谋划模式。
1、消费者端:性价比和品质缺一不能
先说消费者这一方。无论预制菜照样此前的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利便快捷都是最大卖点,而消费者对这些产物和服务的要求也是一致:性价比和品质,缺一不能。
一方面,由于先前爆出过不少卫生平安争议,逐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的坊间口碑并不理想,它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神来扭转这种事态。
前段时间,叮咚买菜“用死鱼冒充活鱼”的丑闻被曝光,北京三元站叮咚买菜站点面临整理,更引发不少用户“脱粉”。
一直以来,围绕在生鲜食物行业的卫生平安争议就未曾隔离,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行业规模的扩大,被爆出的丑闻和争议更是越来越多。对于叮咚买菜、逐日优鲜来说,无论是主营的生鲜电商营业,照样正在发力的预制菜营业,卫生平安都是一条必须坚守的红线。
在三元站站点被关停整理之后,有媒体对该站点站上举行了采访,后者透露,叮咚买菜总部制订的消耗率要求过于严苛,是站点冒险以次充好、抵消损失的主要缘故原由:
“三元站水产消耗率目的为0.2%,费水产消耗率0.08%,太严苛了。”
换句话说,叮咚买菜要增强卫生平安治理是一盘大棋,必须和消耗率尺度、前置仓职员设置、成本结构等协同调整。
另一方面,要保证提升预制菜的品质、改善口味,对于市场上的所有玩家来说都是一个浩劫题。
针对这个问题,由于受到生产工艺、保鲜手艺的制约,预制菜风味不及现炒菜是一定的。消费者真正关注的,是菜品的性价比和实物与宣传的匹配度:商家不能把消费者当傻子,图片仅供参考这一招已经行不通。
想要改善口味,只能从配方、原质料和制作工艺上举行改善。在这方面,日本预制菜巨头日冷团体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资料显示,日冷的爆款单品粉红虾烧麦供货商来自格陵兰岛、冰岛和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区域,精选了全球最优质的货源。另一款爆款单品脆皮春卷,则对日本传统配方举行改良,加入金华火腿提鲜,且研究出了常温解冻直接食用的保险手艺,最大可能保持食物风味。
2、平台端:降本增效的要害在于供应链
再来说平台这一方。逐日优鲜、叮咚买菜们的需求很简朴:降本增效。
生鲜电商消耗率惊人、前置仓运营成本高企,预制菜更容易控制成本、实现规模化扩张,可以到达降本增效的目的。和生鲜电商营业相比,预制菜的供应链同样主要,但治理难度不见得更高。打造一条优质、稳固的供应链,是压低成本、提升利润率的要害。
在这方面,日本预制菜行业同样是海内的预制菜供应商可以参考的先进。
数据显示,预制菜在日本餐饮市场的渗透率高达60%,日冷、神户物资和弗利纳斯等头部厂商合计占有50%以上市场份额,拥有厚实的供应链治理、规模化谋划履历。
从日冷的谋划履历来看,大数据赋能供应链、生产线异常主要。
数据显示,日冷团体2020年总体毛利率高达17.2%,在预制菜行业独领风骚。聚焦垂直品类、买通上下游产业链,是日冷长盛不衰的窍门。
首先,在产物治理方面,日冷通过大数据对单个SKU价钱、销量、库存举行实时跟踪。这样既可以施展总部的中台作用,实时掌握各个产物的销售情形和消费者口碑,也能为下一阶段的生产开发、产物迭代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在物流和加工系统方面,遍布全球的采购网络和配送系统,多年来一直为日冷保驾护航。现在,日冷在日本本土部署了80多个储存性配送中央,冷链结构排名整日本第一。此外,在中国、泰国和巴西等主要生产基地,日冷也建有食物加工基地。
但和人力成本高企的生鲜电商平台纷歧样,日冷的仓储物流系统加倍智能化,运营成本更低。好比和近代大学互助咖啡的人工智能因素选择系统,可以自动化去除蔬菜异物和鸡肉杂质,将日冷日本本土加工厂的产能行使率提升近20%。
刚刚起步的逐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尚未形陋习模效应,想确立一条大数据主导的生产/供应链并不容易。但有日冷等先进的乐成履历作为参考,及早结构总归是不会错的。
写在最后
周三美股时段,中概股生鲜电商板块大幅上扬,逐日优鲜收涨逾20%,叮咚买菜本周股价也较近期低谷显著反弹。除了大盘回暖之外,克日海内疫情仰面导致生鲜电商生意额大涨,也客观上推动了叮咚买菜、逐日优鲜等头部电商平台的股价上涨。
这一行情也再次说明,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预制菜都是叮咚买菜、逐日优鲜们必须捉住的风口和救命稻草。
对于预制菜行业的新老玩家来说,若何提供既能保证味道,又能确守护生平安的产物和服务,是一道难题,也是最主要的义务。但以日本、美国等预制菜行业大火的国家为参照,想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虽难,但也总有设施。
上世纪90年月之后,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三口之家取代过往的人人族式家庭成为社会主流家庭结构,加上独身独居青年人口不停增进,都为预制菜的发作奠基了基础,这也都和中国今天的形势十分相似。
去年4月份,有预制菜第一股之称的味知香在港交所敲锣上市,无疑为其他偕行注入一剂强心剂,市场也在憧憬“中国版日冷”的横空出世。
对于逐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来说,市场空间另有、时间也另有,但守候着它们的挑战和难关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就看,能否尽快改造谋划模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长战略了。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