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期货咨询热线

行业动态>>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
中国光伏东南亚「遇险」-商品期货

来源:正大期货  2024-07-10 09:52

东南亚产能的运气,牵动众多中国光伏人的心。

5月16日,美国一记“重锤”砸向中国光伏,美国白宫以不合理商业为由,宣布自6月6日起作废自东南亚入口的双面光伏组件所享受的201关税宽免。此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已宣布对入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提议反推销和反津贴观察。

只管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对这一天的来临有心理预期,但失望的情绪、“如梦方醒”的惋惜照样笼罩了整其中国光伏圈。

自2014到2024年,中国光伏的东南亚“绕道”之旅走过了十年。十年间,东南亚光伏产业从无到有,配套也逐渐完善,成为中国光伏在外洋*的产业集群。

回首东南亚光伏产业链生长史,它在中国光伏波涛升沉的壮大历程中经受了主要角色。现在转口之路遇阻,东南亚光伏产能将何去何从?中国光伏的下一个外洋征程在那里?

1、一段被逼无奈的往事

一位光伏行业早期从业者向中原能源网&中原光伏(hxgf3060)回首,现实上,早在2012年,其供职的某组件大厂就已经对东南亚“动了念头”。那时有同事神神秘秘告诉他,“最近去越南考察了一圈,正思量去那里建个厂。”

不外这一考察就过了两年时间。中国光伏企业真正落地东南亚,是在2014年。上述这家大厂,则于2015年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家外洋工厂。

彼时的中国光伏,在西欧“双反”袭击下正面临着一场生死磨练。

2011-2012年,占到出口市场八九成份额的欧盟、美国突然对中国光伏启动“双反”观察,令年轻的中国光伏产业损失惨重。仅2012年,就有350多家中国光伏企业停业倒闭。

美国并未就此收手,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不停以种种捏词打压中国光伏。

2014年,美国政府又对光伏产物提议第二次“双反”观察,无论是观察产物品类照样区域局限都进一步扩大;

2017年,美国再掀起201观察、301观察,以提防对其海内光伏产业造成损害、知识产权珍爱为捏词,继续打压中国光伏;

2021年,美国启动针对中国光伏产物启动的暂扣令(WRO)以及出台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以政治污名化将中国光伏挡在门外。

被逼无奈的中国企业家们,彷徨之中把眼光投向了东南亚。这里由此成为中国光伏为规避西欧“双反”商业壁垒的绕路出口基地。

十年前,东南亚基本没有光伏产业。但由于距离海内近、人文环境与海内相似、用工及产业链建设成本较低,成为不能多得的“宝地”。

最要害的是,这里不受商业关税壁垒影响,仅需征收的“201”关税(柬埔寨宽免)影响有限,是*的规避西欧高额关税的外洋生产基地。而这些东南亚国家也迫切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接住新能源这波生长盈利,从而实现自身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进。

但东南亚也有诸多晦气之处,*的问题就是毫无产业基础。

“从原质推测辅材都需要从中国入口,好比拉晶所需的氩气,当地就没有,甚至基础设施都是中国企业在干。另外,一些国家好比越南电力不稳。”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原能源网示意。“幸亏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政策优势,使得从原质推测种种辅材、耗材的入口都基本没有关税。”

2014年头,*家中国光伏企业落户东南亚,即越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南光伏”)确立;同年7月,*个组件车间投产,产能150MW。其母公司宁波宜则于2020年被隆基收购。

各家大厂基本都加入了奔赴东南亚的热潮。2015 年,晶科能源500 MW多晶电池片及 450 MW组件工厂,晶澳400MW光伏电池工厂相继在马来西亚槟城投产。天合、隆基、阿特斯、正泰新能源、英利、东方日升、协鑫集成等企业也在这一时期纷纷结构东南亚。

从初期的组件、电池片最先,中国光伏在东南亚的产能结构逐渐延伸至硅片、拉晶环节。之后随着阳光能源、福斯特、明冠新材等辅材企业的到来,逆变器、玻璃、胶膜、背板、边框、石英砂等辅材产业也在今生长起来。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先后有近20家光伏企业通过合资、并购、投资等方式在东南亚区域结构光伏生产,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四国,此外缅甸、老挝、印尼也有少量产能。

可以说,东南亚光伏是发展于西欧商业政策裂缝的产物,是中国光伏走向外洋的“桥头堡”。

2、为中国光伏立下汗马劳绩

曾几何时,对比海内的严重内卷,东南亚光伏是令海内偕行羡慕不已的“世外桃源”。

“东南亚光伏产物的利润要比海内高得多。”前述业内人士告诉中原能源网&中原 光伏说,这主要得益于东南亚较低的人工、税收等成本优势,内卷不似海内严重,主要市场又是售价较高的美国。

中国企业之以是对美国市场“情有独钟”,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美国曾延续多年是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装机需求增速快;另外,美国利润率高。以天合光能为例,2023年其在美国市场的毛利率为34.24%,甩出中国(12.17%)、欧洲(16.47%)、日本(20.48%)等一大截。

靠着东南亚工厂,中国企业生产的光伏产物顺遂绕过商业壁垒出口美国。东南亚也很快成为美国*的光伏入口泉源地。凭证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0年美国太阳能光伏组件出货量的89%来自入口,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东南亚。

晶科、天合、隆基、晶澳、阿特斯这几家组件龙头,均在美国(美洲)市场保持了高营收和高利润。以2023年为例,隆基在美洲营收近70亿元,其他四家在美洲市场营收均在百亿规模,最高的晶科到达213亿元,而毛利润则均在20-50亿之间。

据中国机电产物收支口商会数据,同年美国从东南亚入口的光伏组件和电池片入口额合计高达129.7亿美元。

物美张文中,太想要一家「自己」的上市公司了

东南亚因此还吸引了美国、日本、土耳其等国家的电池组件商到此建厂,本土光伏企业也借机发展起来。中国企业则以50%-80%的产能占比(包罗组件、电池片、硅片环节),占有主导职位。

据统计,住手2024年*季度,东南亚光伏产能有组件93.2GW,电池片69.6GW,硅片34.2GW,多晶硅8.2万吨。而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东南亚光伏组件出口量已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3,主要销往美国和欧盟,是中国光伏出海的一个主要基地。

东南亚光伏产业的兴旺,为中国光伏龙头的“转口”出海商业立下了汗马劳绩。

现实上,对于东南亚光伏对中国出口的“助力”,美国心知肚明。早在2022年3月,美国商务部就曾对入口自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光伏电池产物提议“反规避”关税观察。

不外仅三个月后,此事就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上述四国的光伏组件等产物给予“24个月免税期”而不了了之。美国对从东南亚入口光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实属无奈——与美国市场光伏装机伟大市场需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倒退至险些为零的状态。

2022年,美国政府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2022》(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简称“IRA”),拿出3690亿美元刻意重振本土光伏产业链。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美国市场依然离不开中国光伏。中国光伏产物的价钱竞争力,对美国新能源制造企业形成了降维式袭击;而凌驾中国制造成本一倍以上的美国本土制造业,纵然有津贴加持,依然毫无竞争力。

随着美国关税“宽免期”到期,东南亚四国光伏产能再临险境。中国光伏绕道东南亚的时代,就此划上句号。

3、“大棒”之下何去何从?

中国光伏的全球化之路,可谓步步惊心。现存东南亚产能将何去何从,对置身其中的中国企业提出了伟大磨练。

*受到袭击的是那些尚未投产的项目。“原来还在酝酿的一些扩产设计不得不作废了,一些在建项目也停了,大部门人撤回了海内,仅留少量人驻守,事实投了那么多钱。”前述业内人士示意。而现有产线,则许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总结来看,东南亚光伏企业现在面临三条路径选择:

*条路,继续“转道”,另择外洋国家建厂。

此前,为逃避政策风险,已有一些企业选择在其他东南亚国家建厂。

如2023年10月,天合光能就传出在印尼与内陆企业合资共建光伏组件厂设计,项目将于今年投产;而中润光能在老挝的5GW电池片基地在5月中下旬仍是满产满销,且大量招工,与近期东南亚四国的凄凄切惨形成鲜明对照。

那么,将产能迁至其他东南亚国家继续销往美国呢?生怕这些国家也并不平安。

一位早年在决议时投了否决票、“放弃”赴东南亚建厂的光伏企业高层,克日道出了对产业链出海模式的忧郁。

第二条路,就地开拓新市场。

东南亚制造的光伏产物,本就不止销往美国一条路。

中原能源网&中原光伏从多位业内人士处领会到,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非洲以及东南亚内陆市场,现在正成为东南亚光伏产业发力争生的偏向。

一位从事东南亚光伏销售的行业人士示意,她异常看好东南亚内陆的新能源市场时机,“东南亚光照资源较好,内陆市场增进较快,价钱也有利润空间,近两年最先当地政府政策也有诸多支持,很适合市场开发。”

2023年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和全球光伏理事会(GSC)与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团结宣布的一份讲述显示,东南亚光伏市场正迎来快速增进,预计2024年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增进32%,到达5.1GW;到2027年预计将到达13.3GW。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将位列东南亚光伏市场前五排名。

现在,各大光伏龙头在东南亚都已结构了电站开发营业。不外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东南亚市场“太小了”,要消化产能,照样要去开发其他外洋市场。“东南亚地理位置相比海内,照样有一定海运成本优势的。” 

“接下来,东南亚产能需要开发新市场去消化,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气恢复到正常水平。” 前述销售人士也示意。

第三条路,关住手损。

美国市场大门关闭,东南亚四国产能不得不开启检验、停产、放假模式。业内传出,某光伏龙头的东南亚工厂遭此袭击,“百亿损失已不能阻止”。

“若是耐久看不到希望,或许将有一些企业选择关停。”前述业内人士示意。另据媒体报道,早在今年一季度,已有光伏企业做了撤出东南亚的预案。

有巨头选择部门关停。隆基绿能就在7月4日刚刚召开的投资者交流大会上,正式回应了东南亚产能情形,“公司会关停越南早期的电池和组件产能,印度、加拿大和土耳其等市场将会支持越南一半的产能继续运行。”

令人心痛的是,在东南亚光伏产能中,有大量产能都是近两年投产的。

据*咨询外洋研报数据,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光伏产能,可能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仅有2~3年的寿命,涉及组件20GW、电池片17.3GW、硅片5.4GW。许多厂商尚未收回初期投资成本,如被迫关停,将带来巨额损失。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人士克日示意,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光伏“双反”观察更深层的目的,可能是倒逼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确立生产基地,吸引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要害部门入驻美国,同时增添美国就业时机,促进经济增进。

兴起于美国商业壁垒政策裂缝,现在又因美国的商业壁垒政策而受挫,悲情下场或不能阻止,但中国光伏企业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十年“下南洋”历史,值得被永远铭刻。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38樓   电话:   正大期货竭诚为您服务
Copyright © 2007-2019 香港正大国际期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