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3-05-08 09:18
5月4日,A股节后*个生意日,著名白马股格力电器(000651.SH)股价早盘跌停后最终收盘封死跌停,这也是其三年来*次泛起股价跌停。
这或许与其在长假前披露的业绩讲述有关。4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宣布年报显示,2022年营收同比增进0.6%,该公司同日还通告,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进0.55%。
只管公司当晚回应示意二三季度才是行业岑岭期,公司对于下半年谋划对照有信心,然则市场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
5月5日全天,格力电器股价依然走低,收盘下跌0.76%。
与格力电器营收增进乏力形成对比的是,其主要对手美的团体(000333.SZ)今年一季度营收增进超5%、净利增进超10%;海尔智家(600690.SH)业绩亦保持了营收与净利的较快增进。与此同时,美的团体2022年度分红力度也首度跨越了格力电器。
同时,在格力电器的一季报中,还披露了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名下1150万股股份遭冻结,占其持股份额34.45%,市值超4亿元。
曾经的明星企业格力电器,现在却面临空调主营营业乏力,多元化开拓晦气的逆境,被董明珠寄予厚望的银隆新能源(现名格力钛新能源),甚至成为了格力的大肩负,而在高瓴资源为首的投资者最为看重的分红比例来看,格力也失去了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01 空调市场见顶,美的实现赶超
据财报显示,2022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889.884亿元,同比增进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066亿元,同比增进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862亿元,同比增进9.78%。
然而整年业绩微增难掩其四序度业绩的颓势。
在2022年第四序度,格力电器的营收为414.994亿元,同比下滑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025亿元,同比下滑16.4%。
2023年*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收354.558亿元,同比增进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93亿元,同比增进2.65%。
只管一季度重新实现了同比增进,然则整体业绩相对乏力,这主要源于格力受制于空调主业见顶的同时,在副业上开拓乏力。
而格力的大本营空调上,其相对于同业的优势也正在被逐步赶超。
凭证财报,2022年,格力电器空调营业收入为1348.59亿元、同比增进2.39%,在营收中占比71.36%;美的团体暖通空调营业收入为1506.35亿元、同比增进6.17%,在营收中占比43.8%,为*营业。
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2022年全球家用空调市场规模为1.6亿台,同比下滑3.1%;中国市场规模为8022万台,同比下滑1.6%。凭证艾肯网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中央空调整体市场容量同比下滑2.6%。
在一个存量甚至是减量市场名目下,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谁能够逆势增进的更多,谁就能挤掉对方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市场主导权,而格力在营收规模和增进幅度上均被美的赶超,代表其在空调市场上唯一档的职位已经被彻底打破。
02 多元化希望不顺,造车营业沦为业绩地雷
面临空调市场饱和的名目,格力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第二增进曲线。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今年在多个公然场所就力推格力的热泵洗护一体机等电器产物,而且格力电器今年的广告语也从“好空调,格力造”变为“好电器,格力造”。
然而格力进军智能家居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顺遂。
凭证财报数据,相比美的多元化生长后,空调营业只占整体收入的45%,格力电器的空调营业比例依然高达71.36%,而其余电器类营业中,格力生涯电器、智能装备这两大产物的营收在2022年划分同比下滑了6.43%、49.63%,可谓不尽如人意。
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不仅跑输了自己,更是被美的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同样在智能装备领域,2022年美的团体的机械人与工业自动化收入达299.28亿元、同比增进9.7%,库卡在中国的本土化渐入佳境,而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收入为4.32亿元、同比减半,规模仅为美的在该领域收入的零头。
而格力财报中*的两个增进点则是工业制品和绿色能源营业。
其中工业制品收入同比增进137.88%至75.99亿元,而绿色能源收入同比增进61.69%至47亿元。
挤入创业的年轻人:挑战只是开始
然而这两个增进点主要源于收购带来的并表而非营业自己实现发作性增进。
近两年,格力电器划分收购了盾安环境(002011.SZ)和银隆新能源(现名为格力钛新能源),加码工业部件、新能源营业,盾安环境在2022年计入格力财报,带来了收入的大幅增进,很难在后续的年份实现一致的增进幅度。
若是说以盾安环境为代表的工业部件产物还算未来可期的话,格力的绿色能源营业,也就是格力钛新能源,对于董明珠和格力来说,都已经成为了伟大的黑洞。
格力的财报显示,格力钛新能源2022年净利润为-19.05亿,净资产只剩2.37亿。
而这个业绩黑洞,股东们曾经选择了回避。
2016年,格力曾经试图以130亿的估值收购40亿净资产的银隆新能源,遭到股东猛烈否决未能成行。
随后为了曲线救国,2021年,董明珠绕过股东会,在自己回避表决的情形下,董事会通过了竞拍银隆股权的决议,并以18.28亿拍下了珠海银隆3.3619亿股,合计30.47%的股权。
然而这个董明珠苦苦追求的新能源车企,不仅没有带来亮眼的业绩,反而惹来了伟大的穷苦。
格力钛新能源的焦点手艺是钛酸锂电池,属于市场上并不看好的手艺偏向,应用偏向对照狭窄,主要是公交车和客车。
然而即便在云云细分的市场,公司依然需要国家津贴才气维持生计。
随着津贴的逐步退坡从2016年最高时单辆车津贴可达50万元/辆,但到2017年、2018年划分为20万/辆、12万/辆。到2023年延续13年之久的新能源“国补”政策正式退出历史,今年一季度,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0.7万辆,同比下降2%,销量创近年同期新低。
7000辆车可能仅仅是某个造车新势力一个月的销量,对于新能源客车来说却是整个行业的季度上限,这显然是一家车企无法接受的事实。
格力钛也不是没有想过进军更为广漠的轿车领域,然则显然猛烈的市场竞争并不会给格力钛留下太多可能性。
若是说格力造手机只是一场闹剧,那么格力造车生怕将会成为格力投资者不想瞥见的悲剧。
除了需要忍受亏损的拖累,格力钛在当初引入的大量战略投资者现在都在整体索赔中,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早在2015年12月,阳光保险出资10亿元入股珠海银隆,并约定了业绩对赌。后因珠海银隆业绩不达标,阳光保险要求珠海银隆与原股东肩负抵偿责任,诉求金额是原来的本金10亿元及利息1.5亿元,总计11.5亿元。
与阳光保险类似,珠海银隆的原小股东中,存在这样“明股实债”业绩对赌协议的小股东,另有另外7家,投入的本金是11.1亿元,加上阳光保险的10亿,总计是21.1亿元的入股本金,现实是“明股实债”性子的对赌乞贷。
只管格力和董明珠没有回应股权被冻结一事,然则市场人士普遍以为,冻结一事生怕和格力钛新能源的各种纠纷难脱相干。
03 分红优势不再,股东用脚投票
若是要问为什么对于董明珠频频多元化功效不佳,投资者依然愿意支持格力的话,那*的理由即是格力稳固且大方的分红。
格力电器素以“高分红”著称,这也是其在近年股价颠簸中稳固投资者信心的“法宝”。格力电器去年的空调营业毛利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仍高过美的团体,然则格力电器2022年度的分红力度有所削弱,而美的团体2022年度的分红力度有所增强。一减一增,让美的团体2022年度的分红力度首次跨越了格力电器。
2022年,格力电器的空调营业毛利率为32.44%、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格力电器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4.19%、同比提高2.85个百分点;美的团体的暖通空调营业毛利率为22.84%、同比提高1.79个百分点,美的团体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2.21%,同比削减1.88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看,格力电器的赚钱能力不比美的团体弱,甚至可以说更强些。
格力电器2022年度中期曾分红过一次,每10股派10元(含税),股权挂号日为2023年2月24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2月27日。在此基础上,格力电器2022年度分红为每10股派10元(含税),该分红方案已经董事会决议通过。也就是说,格力电器2022年度整年的分红合共约为每10股派20元(含税),实在也是不低的分红了。
问题是,格力电器2021年的分红加倍豪爽。格力电器2021年中期分红为每10股派10元(含税),其2021年度分红为每10股派20元(含税),也就是说,格力电器2021年度整年的分红合共约为每10股派30元(含税)。
美的团体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高过格力电器,但分红上却比格力电器“小气”,一些股东为此曾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颇有微词,以是,美的团体2022年度加大了分红的力度——每10股派25元(含税),跨越了格力电器整年的每10股派20元(含税)。
此消彼长之下,美的的收入是格力的三倍,利润是格力的两倍,分红还比格力大方,格力在投资价值上被美的周全逾越。
只管格力在空调营业上依然是个优异的企业,但董明珠多年来已经证实晰其多元化的投资能力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出彩,而面临格力空调营业明确见顶,第二增进曲线开发难题的情形下,投资者们选择用脚投票,生怕是格力和董明珠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