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3-03-05 10:18
大洋彼岸的特斯拉,给中国新势力留了片晌喘息时机。
美国当地时间3月1日,在特斯拉投资者日流动上,埃隆·马斯克并未宣布关于“廉价”特斯拉的信息。倘若“Model 2”在此时横空出世,那无疑就是给中国造车新势力们的当头一棒。要知道,绝大多数的新势力还没从津贴退坡的阵痛中缓过来,2月的交付量数据可谓是一片散乱。
从3月1日宣布的交付量来看,仅有理想汽车、蔚来、哪吒汽车三家突破了1万台交付量,其余的新势力都只录得四位数的成就。其中,理想汽车以16,620台交付量成就稳居榜首,蔚来以12,157台位列第二,哪吒以10,073台的数据重回TOP3阵营。小鹏汽车以6,010台的成就排到第四,没能与理想和蔚来组成“理蔚小”的CP。而剩余几家的成就,也都只能作为“还在世”的信号。
然而,特斯拉虽然手下留情了,但比亚迪却没有。
3月1日晚间,正当造车新势力们开开心心“交完卷”准备回家时,比亚迪在港交所公布产销快报,公司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9.37万辆,同比增进119.37%——比亚迪继续以一敌十,好几家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还不及人家比亚迪的尾数。
不外,值得注重的细节是,比亚迪此次公布产销快报的时间。在2021年的时刻,比亚迪是每月7号发产销快报。到了2022年,比亚迪逐渐把时间提前到了3号。步入2023年之后,比亚迪直接随着造车新势力一起,在每月1号对外宣布销量成就。
以前,新势力还能在比亚迪发销量数据之前嘚瑟几天,现在可是一天都嘚瑟不起来了。
01
年过完了,车怎么照样卖不动?
2023年一开年,比亚迪和特斯拉对造车新势力形成了“夹杂双打”的事态。
一边是比亚迪宣布涨价,另一边是特斯拉宣布降价。造车新势力无论随着谁走,都很可能是死路一条。但本质上,应对津贴退坡只是价钱调整的幌子,现实上就是车企在玩心理战:车企与车企间的心理战,车企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战。
“降价纷歧定帮你提升销量,然则降价可以袭击其余企业,由于降价以后人人都张望着对手的企业一定也要降价。”理想汽车首创人李想在相同会上示意,整个消费者购置张望态度就异常的显著,险些每一家企业定的整年目的,两个月已往普遍仅完成了4%-5%。
作为参考,极氪在前两个月累计交付量为8,571台,完成了14万台年底交付量目的的6%;哪吒前两个月卖了16,089台,完成了30万台年度销量目的的5%;零跑两个月只卖了4,337台交付量,仅完成了22万台年度目的的不到2%。
外部竞争压力加剧只是一方面,订单增量不够才是最基本的缘故原由。
“今年的1月份和2月份,确实市场的需求受到了一些影响,稀奇是纯电的需求。”蔚来首创人、CEO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言,短期确实会有点压力。“我们以为包罗跟春节,跟季节性的影响,跟津贴退坡等都有关系,固然也可能会受一些宏观的经济的影响。”
李想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以为:“前三大成熟汽车市场,中国、美国、欧洲,疫情竣事后(共存)乘用车的销量都泛起大幅的同比下降,而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大幅增进。在这样的预期转变下,做好预判以及谋划计谋就异常要害了。”
值得注重的是,经由1月份的调整,2月份的交付量理应出现出增进的态势。但少数新势力,仍未有用地止住交付量下滑的趋势。好比,东风旗下的岚图汽车在1月还交付了1,548台新车,但2月就只卖出了1,107台。问界在2月交付量为3,505辆,录得环比下跌21.68%。
(图源:微博)
峰回路转,新势力逆袭的窗口期时机马上又要打开了。
从去年底到今年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泛起了大幅震荡。这使得锂电池下游现实的需求与上游预计的需求泛起了差距。说白了就是,供需关系不平衡,电池原质料要降价了。
“我们预计今年碳酸锂价钱会回落至每吨20万元。”蔚来CFO奉玮在财报电话会上示意,“此前,碳酸锂的价钱是每吨10万元,在2022年11月涨至57万元的高点,抬高了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价钱。在今年年头,碳酸锂的价钱跌至每吨40万元。”
“碳酸锂无论若何都要大幅降价了,由于需求远远不如预期。 ”李想给出了类似的判断,“整体的成本一定不会再降到原来的4-5万元一吨,20到30万一吨是个耐久稳固的价钱。”
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会有两种征象在造车新势力们身上泛起。一种就是,对现有车型举行降价促销,一改销量颓势。另一种就是,在新推出的车型上,给出一个去年若何卖都市赔本的价钱,用所谓的性价比来刺激消费者“激情下单”。
02
把价钱打下来,就能活下来吗?
直接降价,是特斯拉的基本操作。今年1月,特斯拉将国产Model 3的起售价降到22.99万元,将Model Y的起售价降到25.99万元,创下历史*价钱。降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据乘联会劈头数据显示,特斯拉2月份中国产汽车销量74,402辆,环比增进12.6%,同比增进31.7%。
而比亚迪的作法,则是通过新车型来变相降低售价。今年2月,比亚迪卖得*的车型秦PLUS DM-i,新增了2023年冠军版车型。在设置提升的情形下,订价反而是降了1.2-1.8万元,*入门级版本低至9.98万元,这也是比亚迪新能源车型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下。
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可以明晰为——“以价换量”。
这给还在襁褓中的造车新势力们,带来了伟大的压力。谈及“新势力车企未来的生计状态”时,李想就坦言:“我以为压力一定大,这个行业压力*的一点就是头部两个企业都能打价钱战。这在手机和各个行业里是基本看不到的。”
以是,当2021年卷完芯片、2022年卷完激光雷达之后,2023年“内卷”的主题又回到了原始且传统的问题——整车成本和产物订价。
好比,在今年2月刚推出的中大型纯电SUV智己LS7,售价定在了30.98万元-45.98万元。一方面是卷动了小鹏G9、理想L7、阿维塔11的用户心智,究竟LS7入门级车型就标配了大陆的空气悬架,比它贵了1万的理想L7 Air却砍掉了空悬的设置。另一方面是把自己卷出了价钱倒挂,其新款SUV车型比老款轿车都廉价,*车型智己L7的起售价都要33.88万元起。
再好比,2月卖了3,616辆的smart,急切火燎的推出了低价新车型。3月3日,smart 精灵 #1 Pro宣布突然上市,官方售价17.9万元,比原入门版Pure 廉价了1.52 万元。尚有,零跑在3月1日公布了低至14.98万元的C11增程,以及2023款C11EV。其中C11纯电版的售价区间15.58万-21.98万元,比老款有了一个整体的价钱下调(2021款C11为18.58万-23.58万元)。
相比随着特斯拉一起直接降价,人人似乎更愿意随着比亚迪一起出“低价增配车型”。
“为什么人人不想选择直接降价,由于官降不能进一步动员进店量,而是泛起波峰后进一步下滑。”车fans首创人孙少军在微博上示意。“特斯拉去年几回降价云云,传统品牌更是云云,最典型的就是凯迪拉克,每次上市没多久就疯狂降价,可是进店又泛起暴增吗?没有。由于伤品牌,伤老客户,会让用户发生张望情绪。”
他以为,推出低价增配车型,瑕玷就是效率慢,增配远不如官降的速率快。然则进店量能稳固爬升,本质就是高性价比的低价入门车型能吸引大量新潜在客户,也不影响老客户继续关注。最后客户选择的也纷歧定是入门版本,还会思量原来的设置。“好比,秦PLUS 72小时快报就很显著了,99800出来后厂家保证全量供应,用户真的有好几个选择后照样有一半以上的选择了续航更长的版本。”
现实上,尚有许多造车新势力藏着“牌”没出,人人都在先等着看友商先出牌。好比,小鹏汽车的手里就藏着改款P7i车型,能不能辅助其重回销量*。固然,这取决于其订价是否够给力。尚有,此前总是不温不火的阿维塔11,正指望着推出单电机版本拉低入门价,吸引用户下单。甚至于,2月卖了316台车的高合,若是能加推新车型并降低售价门槛,没准还能再抢掉些BBA用户。
归根结底,现在抓紧把价钱打下来,纷歧定能实现大卖。但死守去年动力电池高价位时的产物订价,那守候着新势力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03
写在最后
现实总是残酷的,有人还在为生计而奔忙,有人却已经最先收割市场。
正如理想汽车CFO李铁所言,“企业总会有难题的时刻,今年整年我以为整个市场都市承压。无论是电脑照样手机,当全球出货量下降的时刻,就是头部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时刻。例如,苹果的电脑、手机市场占有率都在涨。”
截图自威马汽车首创人沈晖微博
对于那些即将落伍、已经落伍的造车新势力,2023年的目的或许只有一个——“像牲畜一样的活下去”。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