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期货咨询热线

行业动态>>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
电商三巨头团体「失宠」,下半场拼什么?

来源:正大期货  2022-04-08 15:15



阿里、京东、拼多多,电商界的三大巨头,日子并欠好过。

克日,美国证交会宣布了一份预摘牌名单,称凭证《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认定五家中国公司存在风险有可能退市。新闻一出,中概股团体暴跌,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市值一夜之间合计蒸发靠近3000亿人民币。

除此之外,电商三巨头公布最新财报后,股价均泛起了下跌情形,且跌幅显著。

不只股价下跌,曾经作为资源宠儿的电商三巨头,已经逐渐失去资源的溺爱。在已往的一年里,高瓴清仓阿里巴巴,卖出拼多多92%持仓;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也是险些“清仓式”减持了阿里巴巴,同时也小幅减持京东。

放眼的整个电商行业,三家巨头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事态。电商领域,抖音、快手来势汹汹,依赖重大的流量池和主播群体,迅速崛起,抢占市场份额;消费大环境,则流量见底,用户量逐渐趋于饱和,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增速也在下降,其中拼多多最显著。

猛烈竞争之下,三巨头必须既要谋划好存量市场用户,又要在想方想法探索增量市场上的用户。

阿里一边靠淘特继续探索下沉市场,一边上线自营营业“猫享”直接和京东抢生意;京东一直在四处出击,加大物流领域的对外投资,推进了达达团体的合并、中国物流资产团体的入股和德邦快递的并购;拼多多选择重投农业抢夺新蓝海,已往的一年里已经取得劈头成效……

据电商三巨头最新财报显示,停止2021年年底,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到达约12.80亿,新增用户主要泉源淘宝特价版;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8.687亿,用户拓展到了一、二线都会;京东活跃购置用户数约5.7亿,新增70%用户来自下沉市场。

大厂之间的竞争加倍残酷,巨头们动作一再,新一轮混战已在酝酿中。

01、电商三巨头失去资源溺爱 

3月10日这一晚,对于中概股而言,注定是一个不眠夜,整个资源市场可以用百孔千疮来形容。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3月10日,13只中概股市值一夜蒸发超100亿人民币,其中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市值一夜之间合计蒸发靠近3000亿人民币。

此轮暴跌来势凶猛,从3月10日到3月15日,延续四个生意日跌跌不休,直到3月16日才有回转。

其中,停止3月15日美股休盘,阿里巴巴已跌破刊行价,为76.76美元/股,与3月10日的101美元相比,跌幅高达24%;市值为2066亿美元,去年岑岭期市值为8650亿美元,一年之间缩水了近6600亿美元,削减超70%。

京东则自3月份以来股价跌跌不休,从3月1日的73.3美元跌至3月14日42.94美元,跌幅达41%,直到3月15日起才有所回弹。

此轮中概股团体下跌,且下跌幅度较大、下跌速率较快,与整体大环境亲热相关。银河证券研究以为本次下跌主要受四点因素影响:一是克日,美国证券生意委员会(SEC)将5家中概股公司列入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标识的名单,二是俄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一定水平上压制了风险资产的收益,三是投资者对美联储钱币政策收紧预期抬升也间接拖累了中概股估值,四是香港与内地的疫情频频使投资者对疫后经济面回暖的担忧上升,加大市场压力。

各家最新财报公布后,股价也均泛起了下跌的情形。

2月24日,阿里巴巴公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后,股价立刻下跌7%,收盘时股价为108.93美元/股,下跌0.72%。停止4月6日,阿里巴巴股价107.68美元/股,相较2020年10月创下319美元/股的历史最高点,市值已经蒸发了5600多亿美元。

京东在公布停止12月31日的2021年第四序度及整年财报后,股价更是大跌15.83%,收盘时股价为52.52美元/股。停止4月6日,京东股价略微提升,收盘时股价为59.07美元/股,但相较108.29美元/股的最高点,跌幅也到达45%左右。

拼多多也没有逃出股价下跌的运气。3月21日公布2021年四序度及整年财报后,拼多多股价下跌6.13%,收盘价为39.99美元/股。停止4月6日,拼多多股价为45.29美元/股,相较212.60美元/股最高点,现在市值已经蒸发了2400多亿美元。

不只股价下跌,电商三巨头还在失去资源的溺爱,从去年以来,已有多家机构选择减持或者清仓。

2月25日,高瓴最新披露的13F文件显示,该机构2021年四序度大幅减持多只中概股。其中,阿里巴巴遭清仓,还卖出拼多多92%持仓。

去年8月,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宣布第二季度13F持仓讲述,同样险些“清仓式”减持了阿里巴巴。贝莱德在第二季度累计减持阿里巴巴7402万股,剩余持仓982万股,减持幅度高达88.28%,阿里巴巴占其持仓的比例也从0.56%降至0.06%,持仓市值从190亿美元降至22.29亿美元。

除阿里巴巴外,京东也遭到贝莱德小幅减持,持股数从4544万股减持至4240万股,减持幅度为6.69%,持仓市值也从38亿美元降至33亿美元。

去年12月,腾讯控股公布通告称,腾讯宣布以中期派息方式,将所持有约4.6亿股京东股权发放给股东。本次派息后,腾讯对京东持股比例将由17%降至2.3%,不再为第一大股东,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卸任京东董事。腾讯此举,可以明晰为变相减持京东。

另外,去年前三个季度中景林资产、高瓴资源、富达FMR甚至拼多多的董事红杉资源都相继减持。

若是思量此前阿里由于蚂蚁团体暂缓上市、遭遇反垄断处罚等负面因素掣肘,阿里巴巴的股价下摔倒是无可非议,但同样作为巨头的京东、拼多多也在失去资源的溺爱,不难看出,整个电商股的日子都欠好过。

02、电商三巨头的流量焦虑

资源市场更看重一家企业的生长潜力,电商作为与用户息息相关的产业,围绕用户相关的各项指标也一直是资源考量一家电商巨头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经由多年的开垦与下沉,现在的中国电商市场已被险些开发完毕,空缺市场所剩无几,据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停止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8.42 亿,占网民整体的 81.6%。这一占比已经相当之高,规模很难再有较大的突破。

这也意味着,电商巨头们迎来存量竞争时代,内讧水平空前加剧。

不约而同地,2021年,三大巨头都泛起了活跃用户增速的下降。

阿里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序度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划分为6200万和4300万。

在新用户的获取上,停止到2021年底,阿里全球的年度活跃消费者为12.8亿,与停止9月尾的12个月相比增添约4300万。其中,9.79亿来自中国市场,外洋市场占3.01亿,而停止2020年12月尾的12个月,阿里巴巴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年度活跃用户是7.79亿,这意味着2021年一年阿里巴巴在中国新增了2亿新用户。

京东的财报同样显示出放缓的趋势,第一季度至第四序度,京东的活跃用户单季度划分新增2790万、3210万、2030万和1570万,最近三个季度的用户增速在逐季放缓。

为了制止活跃用户陷入阻滞,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将眼光瞄准了下沉市场,时间向他们证实,这一选择是明智的,下沉市场的拉新效果相当显著。

阿里去年的2亿新用户里,主要是淘特营业带来的下沉市场用户。财报显示,2020年底淘特年活跃用户数目为1亿,而在2021年底,淘特已拥有快要2.8亿的年度活跃用户。也就是说,淘特一年内为阿里巴巴带来了1.8亿的新用户,占所有新用户的90%。

同样,京东的京喜也为京东的用户增进做出了很大的孝顺。停止到2021年底,京东年度活跃用户5.7亿,相较于由2020年的4.7亿,一年内增进了快要1亿用户。财报显示,增进的快要1亿用户中,有70%来自于京喜等下沉市场。

但盈利期不会一直都在,几年的时间已往,下沉市场的盈利也在逐渐消逝。

有人欢喜有人忧,京东和阿里巴巴下沉市场在崛起,主攻陷沉市场的玩家拼多多压力不小。

2021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的新增用户仅为1740万人,不仅低于第二季度的2610万人,与阿里、京东的2000万级、3000万级的用户增进相比也处于劣势。

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增速也在显著放缓。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序度,拼多多平均月均活跃用户数为7.334 亿,环比第三季度月平均活跃用户为7.415亿,泛起了负增进的征象;同比来看,去年第四序度该数值为7.199亿,也就是说拼多多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仅同比增进了2%。2021年前三季度,拼多多的月活同比增速划分为49%、30%和15%,正在放缓。

阿里巴巴和京东也面临着大环境流量见底的压力,但在用户增进上并未出现云云颓势,拼多多的危急显然更严重一些。

拼多多在阿里和京东二分天下的电商市场上撕开一个口子,在短时间内迅速长为新的巨头,着实主要靠的是“津贴”这一手段。但现在这一流动的吸引力度越来越小了。

拼多多砍价产物,图/拼多多App

3月17日,据中国青年网报道,有用户在直播间提议拼多多“砍一刀”换手机的流动,招呼粉丝介入。听说六万多人旁观,几千人介入了砍价,耗时两个多小时,砍到了小数点后6位,该用户仍未砍价乐成。事宜发酵后,网络上对拼多多“砍一刀”的抨击增多,有网友直接讥讽拼多多“玩不起”。

现在,拼多多的津贴方式在用户心中的可信度越来越低,再加上靠津贴吸引来的用户忠诚度较低,一旦津贴力度变弱,用户很容易流向其他平台,再加上下沉市场用户开发殆尽,拼多多想要获取新用户,只会加倍难题。

在电商平台现有市场中的用户量逐渐趋于饱和、下沉市场增进见顶的靠山下,各家尚有哪些增进点?

03、电商下半场,各家拼什么?

电商行业迎来拐点,阿里和京东都提到,未来会更看重用户增进指标以外的其他数据,以反映企业的康健生长。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示意,未来的重点已经从用户的增进,转变为用户的留存和ARPU(每用户平均营收)值的增进;京东团体CEO徐雷在电话会上提到,京东未来将更追求用户购物频次提升,不再追求单一指标增进。

能手过招,尤其是在对手都不容轻视的红海竞争环境中,下的每一步棋都至关主要。当下,三家巨头都在马一直蹄地寻找新的流量解药。

首先来看阿里,一边靠淘特继续探索下沉市场,一边上线自营营业“猫享”直接和京东抢生意。

单凭淘特一年内为阿里巴巴带来了1.8亿的新用户,占到所有新用户的90%之多,阿里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渠道。3月23日,在淘特上线两周年前夕举行的产物相同会上,淘特总裁汪海宣布淘特上线淘特10元店、淘特100,这两个频道内的产物,来自1688超级工厂以及淘特相助工厂,此举之下,淘特在下沉市场的用户渗透率将不停提升。

淘特页面,图/淘特App

另外,阿里已在2月份正式上线自营营业“猫享”,其特征是以尺度化的要求,对其谋划产物举行统一生产或采购、产物展示、在线生意,物流配送。在天猫App第一屏的显著位置泛起“猫享闪购”频道,天天牢固时段上线自营商品举行折扣秒杀流动。

晚点LatePost曾援引阿里人士透露,B2C零售事业群确立时,有内部人士以为阿里在淘系之外,确立了规模对等的自营营业,“说得夸张一点,阿里是在复制一个京东”。若是说淘特是下沉,那么猫享更像是阿里在上行,背靠阿里生态多年积累的自然优势,基于自建物流系统可以更快地送达用户,猫享的后续实力也将不容小觑。

其次是京东,去年以来,京东一直在四处出击,加大对外投资。

3月13日,京东物流在港交所公布通告,将以89.76亿元收购德邦66.49%股份。双方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睁开深度战略相助。

京东在物流上的投入是最激进的。据AI财经社报道,2021年的京东不仅整年新增了400多个客栈,而且同时推进了达达团体的合并、中国物流资产团体的入股和德邦快递的并购。

刘强东曾坦言,京东要做全品类电商,需要异常壮大的闭环物流支持,而这个目的会涉及天下各地无数个重大的物流仓储。

不外,京东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京东整年股权投资亏损49亿元,上一年同期收益为43亿元,这也是其在2021年由盛转亏的主要缘故原由。

财报注释,2021年亏损主要是由于某些股权投资的非现金减值。也就是说亏损可能是由于京东持股比例较高的一些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有关。一刻商业发现,在2021年第四序度,京东持股46%的达达团体,股价下跌了34.33%;京东持股63.46%的京东物流股价则下跌了18.36%。 

收购德邦对京东的业绩有何辅助尚未可知,但京东物流通过整合德邦多年积累的运营履历、人才、车辆、网点数等优势,或允许以更上一层楼。

最厥后看拼多多,现在其正在鼎力生长新农业。

在电话会上,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明确了拼多多在营收增进放缓后的计谋,未来在缩减营销的同时,将继续重投农业和手艺。

现实上,拼多多聚焦农业的刻意早已展现,黄峥在卸任时曾示意自己将投身于农业科技的研发上,陈磊也定了继续培育10万新农人的设计。

拼多多重投农业已经取得劈头成效。财报显示,拼多多已往一年的订单数同比增进59%,到达610亿单,其中,在农产物“零佣金”的政策支持下,平台涉农订单增幅尤为显著。

聚焦农业,一方面,由于农业来自于下沉市场,与拼多多一向的坚持相相符;另一方面,拼多多可以将农业与“多多买菜”等生鲜电商相配合,借此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不外,农业领域的竞争对手同样不少:阿里的盒马鲜生“盒马村”,抖音激励农民直播带货农产物;快手也推出“三农快生长设计”等等。同时,与其他行业差异,农业的投资周期更长、奏效更慢,需要花费长时间的结构才气看出真实效果。

当用户盈利消逝、资源溺爱不再,三家巨头走向了差其余突围偏向,纷纷钻营多样化的生长,各自的计谋方式是否有用?各自又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到效果的,需要巨头们用更长的时间、更深的投入,来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实力。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38樓   电话:   正大期货竭诚为您服务
Copyright © 2007-2019 香港正大国际期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