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4-07-31 10:06
走过发作的2023年,今年演唱会市场迎来了新转变。
整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演出市场规模仍连续增进,票房、场次、观众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上涨,周杰伦、薛之谦、凤凰传奇等国民级歌手的大型演唱会,成为提振市场的主要气力,多场连开更是成为大陆市场的“基操”。
但与此同时,市场的二八效应与明星艺人票务南北极化也是主要问题:想抢的永远想不到,不想抢的打折都卖不出去。从去年最先推行的实名制购票与退票机制在今年也逐渐最先露出问题,但这是市场长线向好的需要条件。
演唱会所带来的联动效应也在逐步增强,与地方文旅的深入互动也在为这一内容产物在商业化维度打开更多空间。而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演唱会市场也即将迎来一轮新挑战。
毒眸(id:DumoreDumou)整理了2024上半年演出市场的八大转变,希望在充满挑战与时机的动态转变中,和人人一起寻找演出市场的稳固信号。
1、市场规模大幅增进
连续增进,是2024上半年演出市场的要害词。
2023年是苏醒的一年,演出市场在意料之内出现指数级增进,较前一年的243.60亿突飞猛进至739.94亿,而这一数字在今年仍然持上升态势。
凭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上半年天下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25.17万场,同比增进30.19%;票房收入190.16亿元,同比增进13.24%,观众人数7910.13万人次,同比增进27.10%。
大型演出市场上半年呈连续上升态势,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同比增进134.73%;观演人数同比增进63.35%。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对市场增进的孝顺率最高。
节沐日是演出市场增进的要害节点。上半年五一假期用户演出消费最多。数据显示,2024五一假期天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20.84元,同比增进37.17%;观众人数破万万,同比增进近20%。
2、多场连开常态化
市场快速增进,也让越来越多的歌手们选择“多场连开”。
“多场连开”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月的香港市场最先泛起,由于香港园地限制、成本考量以及票房需求,*歌手们“多场连开”往往会取得更高的商业回报,好比梅艳芳曾在1987-1988跨年连开28场演唱会,赢得“梅廿八”的称谓。
从去年最先,大陆市场也最先有歌手“多场连开”,这种趋势在今年上半年最先增强,但一样平常常见于商业回报率高的头部歌手,好比可以在鸟巢连开十场的五月天;在南昌、广州多场连开,打破纪录的张杰以及同样在南昌“多场连开”的薛之谦等。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场照(图源:微博)
多场连开能够降低研发、人工等多维度成本,在票价稳固的基础上提升利润,同时流水成就也足够悦目。这将在未来成为演出市场的主要趋势,但需要注重的是,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现在“多场连开”只适用于拥有超高粉丝基础的头部国民级歌手,对歌手和演出团队的成熟度也有极高的要求,否则容易“翻车”。
3、显著票务南北极化
有人能“多场连开”,有人票打折都卖不出去。
虽然观众消费热情高,但演唱会市场出现着“危险的南北极化趋势”。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最为卖座的歌手依旧是周杰伦、陈奕迅、张学友、五月天、林俊杰、周深、薛之谦、许嵩等头部国民级歌手,基本开票秒售罄。凤凰传奇、伍佰这些“老人”则成了演出市场始料未及的“新秀”,同样一票难求。
而时代少年团这类粉丝黏性超高的整体,所属公司则会和猫眼、大麦票务平台互助,推出“特权码”服务。粉丝需要提前绑定特权码,有特权码才有资格抢*批票,而等这批用特权码的用户买完,票也就基本所有售空了。
这些歌手们的票务火热不是个例。同时由于前一年演出市场的积累铺垫,推动演出机构扩大演出规模,不少歌手都履历了“场馆转换”,好比黄绮珊演唱会由剧场转为体育馆,张信哲演唱会由体育馆转为体育场。
但大部门歌手面临的则是票价打折,甚至票卖不出去最终只能作废演唱会。好比辛晓琪演唱会在二级市场上被2至3折出售,原价388元看台票仅售95元,1180元的内场票最终只需352元;杨丞琳“LIKE A STAR”巡回演唱会厦门站、合肥站、太原站演唱会也陷入票务逆境,最终低至3折也未售空。
(图源:微博)
这并非个例,也有许多热度更高的歌手票打折都卖不出去。这一方面与演唱会宣发、场次、都会有关,另一方面和畸形的票务市场也脱不开关系。
4、“打折票”成新选择
购置打折票“薅羊毛”正成为一部门观众的新选择。
一部门缘故原由是现在演唱会抢票着实太难了,观众很难抢到自己想要的票,购置打折票成了一种“平替”选择。
据艾瑞咨询调研的2023年演出市场数据显示,91.3%的用户会在一级市场抢不到票的情形下,去二级市场购票。
另有一部门观众则是由于只是想看演唱会,体验一下演唱会的气氛,这种情形下打折票就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固然选择背后最直接的缘故原由照样为了省钱。
今年一级票务平台大麦、秀动、猫眼等都推出不少打折促销流动。好比猫眼推出的“省钱星期四”,以周周4折起的价位举行优惠,给予响应的折扣机制;秀动则针对黄绮珊、辛晓琪歌手的演唱会门票举行了2-3折的打折流动。
而在以“摩天轮”“票牛”为代表的二级票务平台,则推行“多卖家供票,低价优先”机制。票牛强调平台“不卖票”,所有票都来自入驻商家,但商家的详细信息无人知晓;“摩天轮”也差不多,用户甚至还可以自己选座,价钱也是一降再降。辛晓琪北京演唱会可以一天内多次降价,最终80块就能买到一张门票。
这也让大量用户涌入二级平台举行“抄底”,比现在年2月的李克勤演唱会北京站,不少观众在开演前两天涌入“摩天轮”,以300元左右的价钱拿下原价1380元的门票。
5、退票成新难题
不仅买票难,现在的演出市场退票也难。
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配合宣布通知,要求大型演出流动执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置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而且要求演出举行单元应当确立大型演出流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尺度,保障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力。
实名制购票在一定水平上缓解了黄牛泛滥的乱象,但也会发生新的问题。好比现在一样平常演唱会都是提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甚至提前更久预售,而用户的购置行为又对照有“暂且性”,据艾瑞咨询调研的2023年演出市场数据显示,30.2%用户会暂且起意购置演唱会门票,而当几个月后用户行程冲突,理论上不能转票。
影目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总部将落地成都
而最要害的是,统一的退票机制现在还没有确立。
即便去年已经宣布通知,但依旧有不少演唱会在购票页面直接解释“不支持退换”。就算是支持退票的主理方,其退票机制也都庞杂庞大,各不相同。
好比五月天南京演唱会明确不能退票,但可以在演唱会48小时之前转赠一次;周杰伦太原演唱会明确“除不能抗力因素外,不予退换”;王心凌北京演唱会提前两个月退都要收取50%退票费;有用户一分钟内退掉蔡依林1590元的内场演唱会门票也被扣除了50%的手续费。
(图源:小红书)
但从主理方视角来看,这样的设置也许也可以明白。演出门票异常有实效性,差异时间段的退票需求都市影响收益,尤其是在演唱会即将最先前的退票。业内人士以为,2023年最先的退票机制,实在更靠近于“观众和主理方各肩负一部门损失以便让这场演出顺遂开展”。
现在退票机制主要由演出举行单元、歌手的经纪公司以及当地文旅部门配合决议,但文旅部门在其中似乎四处掣肘。
今年7月15日,江苏省消保委为解决消费者退票难题,公然约谈了12家文娱演出谋划主体,但票务方只有大麦、猫眼、票牛加入,票星球、秀动态度消极推脱,拒绝协助消保委向相关主理方及谋划者发函。陶喆、萧敬腾、胡彦斌演唱会的多家主理方亦未加入。
6、小都会也有大时机
即便市场问题显著,但其中也蕴藏着众多时机,尤其对于三线开外的小都会来说。
现在大型演唱会仍然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一二线都会为主,其中成都演出市场规模增进迅速,2019年大型演唱会的场次top5都会还未见其踪影,2023年就乐成挤掉南京,与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比肩。
据大麦、猫眼数据显示,成都各种市场化音乐演出年均举行超2000场次、票房近10亿元,拉动综合消费超40亿元,成为中西部区域*票仓。
但在这些大票仓之外,越来越多的“小都会”涌入演出市场,并显示亮眼。
好比去年9月,香港歌手周柏豪在广东江门举行的演唱会就吸引过万人加入,其中有一半观众来自外地,江门市文广旅体局数据显示,演出时代,演进场馆周围的旅店入住率最高飙升至98%,*也增进85%,相比上一周环比增进20%-30%。
周杰伦巡演名单中泛起呼和浩特、太原、海口等“演唱会稀客”的名字,薛之谦的演唱会巡演都会渗透更深,包罗衢州、南宁、佛山、南昌、连云港和遵义等较少举行演唱会的都会。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宣布的《2023上半年天下演出市场简报》显示,2023年三、四线都会承办音乐演出数目有所增添,这一趋势在2024年将进一步增强。
7、文旅 效果显著
演唱会市场向小都会流动,不仅是为了简朴粗暴的商业营收,更是能直接拉动当地文旅生长。
最能拉动当地营收的,照样*国民歌手的大型演唱会,好比薛之谦、周杰伦等。
去年年头薛之谦在衢州连开两场演唱会,入场歌迷靠近6万人,其中5%来自外地,热度直超旅游黄金周,为当地带来1.27亿元旅游收入,拉动6.9亿元消费。
周杰伦年中在海口连开四场演唱会,仅用四天就为海口吸引了十五万观众,其中近十万观众来自省外,跨城观演比例达92%,跨省观演比例达68%,直接动员旅游收入9.76亿元,是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3倍。
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更是让西安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进738%;门票收入3576万元,直接动员4.16亿元的旅游收入。
当地政府也显著看到演出市场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最先更深入地助力演出行业生长。
最直接的设施是出台专项措施或津贴方案,深圳、陕西、湖南、山西都曾宣布相关扶持政策。
更深入的则是为这批限制的“演唱会游客”举行“定制服务”,好比海口在周杰伦演唱会时代在文旅景点、购物消费、餐饮住宿三方面举行深度服务。
冯小刚影戏公社、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海口火山口公园、长影全球100、海瑞文化园等多个景点为周杰伦演唱会观众提供优惠,骑楼老街将演唱会门票还升级成了消费券;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在演唱会时代天天提供免费穿梭巴士,并延伸营业时间到破晓2点;70余家旅店都推出延迟退房、免费接送等服务。
演出消费券是一种更能“用之于当地”的措施,四川绵阳今年便发放了满100-50至满400-240不等的4种剧目演出券,供市民、外地游客在购票时举行抵扣生意。
8、开放力度增强
增进迅猛的演出市场不仅吸引海内歌手“下场朋分”,外洋歌手也是“摩拳擦掌”。
这种趋势首先泛起在音乐节。在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仙人掌音乐节、浪潮宇宙音乐节、梦想未来·闪千手音乐节等众多音乐节的官宣阵容中,已经见到YOASOBI、HONNE、Fall Out Boy、The Chainsmokers、XG、女王蜂等外籍音乐人。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已经有公司拿到了外洋大牌音乐人在海内开专场的offer”,下半年演出市场竞争将加倍猛烈。
从政策来看,进一步铺开市场似乎已经不是信号,而是势在必行的动作。
克日,中国政府网宣布了《国务院关于赞成在沈阳6个都会暂时调整实行有关行政律例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划定的批复》。
广州、成都、武汉、南京4个都会的文化主管部门,将在演唱会审批方面拥有自主审批权限,也就是说,外洋歌手来这四个都会办演唱会更利便了。
与此同时,老牌演出阵地上海已经审批通过大批外籍艺人演唱会,包罗日本歌手米津玄师。
福州则请来了泰国歌手马群耀,日本摇滚乐队Radwimps则会来到广州、成都举行演出。
韩国偶像整体的签售会也是越办越多,若是韩国整体能够来华演出或举行演唱会,将对海内市场发生不小袭击。
对于外洋*歌手的“争抢”从未停歇,早在2018年,艾薇儿就在中国多座都会开办演唱会,比莉·艾利什也曾在上海梅赛德斯飞跃文化中央演出。
“吸金顶流”泰勒·斯威夫特更是一度听说来华开唱,在新加坡举行的“The Eras Tour 时代巡回演唱会”为新加坡吸引超30万观众,带来近30亿人民币的收入。这一亮眼成就更是让海内主理方“眼红不已”。
不管未来是否有越来越多的外洋歌手涌入中国市场,演唱会市场会越来越“卷”,已经成了2024年肉眼可见的现实,而主理方、平台都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注重消费者诉求,演出市场才会走向更康健、更长线的生长蹊径。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