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4-05-17 17:05
新能源车企,十家有九家都想成为“特斯拉杀手”。
只是到现在为止,杀死特斯拉的偕行没泛起,被市场打垮的却是一个接着一个。
好比美国车企Rivian,上市不到两年半,已经公然裁员三次,市值也从*时期的超1500亿美元跌到了100亿美元。
最近更是有一家昔日“特斯拉杀手”,彻底迎来了终局。
此前*市值跨越88亿美元的车企Fisker,现在市值不到1亿美元。
Fisker的首创人,曾经信誓旦旦地声明要取代特斯拉,还要进军中国市场,现在也都成了空话。
现在的Fisker,不仅市值暴跌,而且总部关停、诉讼不停——现在已经收到不下30起诉讼,全都是来讨债的。
不夸张地说,它已经正式进入停业倒计时。
对于Fisker的覆灭,此时现在的马斯克应该有些酣畅。
01.
马斯克最憎恨的男子,
一度干出“特斯拉杀手”
其余“特斯拉杀手”多数和特斯拉八竿子打不到一撇,但Fisker和特斯拉真有些渊源。
Fisker的首创人Henrik Fisker(亨里克·菲斯克),是汽车设计师身世,曾经划分在宝马旗下的高级设计事情室和阿斯顿·马丁介入设计事情,好比认真过宝马Z8、阿斯顿·马丁DB9和阿斯顿·马丁V-8Vantage的设计,以是很快在圈内走红。
2005年,他确立了一家汽车设计公司,主要是对豪华车做私人订制。
正是这时,特斯拉找到他,希望为Model S举行初期设计事情。
菲斯克在一年内完成设计,同时敏捷确立了一家生产增程电动车的新能源汽车公司Fisker Automotive。
因此,马斯克以为菲斯克剽窃了特斯拉,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法庭。
只管厥后马斯克败诉,但心里这道坎一直没已往,一有时机就贬低对方:“Fisker Karma就是一个平庸的产物,空间小价钱贵!”
2011年,Karma正式上市,小李子和贾斯汀·比伯都曾是车主,让该车一时间大受追捧,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以为是特斯拉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只是好景不长,如马斯克所愿,由于交付和资金链问题,该公司于2013年宣布停业。
但不想造车的设计师,不是一个好企业家。
失败过一次的菲斯克,对造车的热情丝绝不减。
2016年,菲斯克确立了Fisker,再次进入汽车制造业。这一次,他没有再走混动蹊径,而是和特斯拉一样玩起了纯电。
他的*车型是名为Ocean的中型SUV,该车于2020年亮相,起售价为38999美元,明确针对特斯拉市场。菲斯克还曾喊出:Fisker Ocean将成为特斯拉Model 3、Model Y的“主要替换品”。
那时的菲斯克倒也不全是说鬼话。
这款车的纯电续航里程最高可达300英里(约482公里),可在2.9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某些参数完全可以与特斯拉扳扳手腕。
不光车型对标特斯拉,Fisker连措施也想紧跟特斯拉。
去年,菲斯克带着一众高管到中国造访了一圈,还和上海市政府讨论了在中国开展营业的时机,令那时不少人以为Fisker可能像特斯拉中国一样,接纳独资建厂生产,把整车的制造、销售、售后都放到海内。
考察竣事后,Fisker就示意,设计最快在2023年,在海内设立一个交付中央,交付其*车型菲斯克Ocean。
时间若是能停留在这一刻,想必菲斯克会无比愿意。
02.
作死的一生:
除了设计,一无是处!
野心勃勃的菲斯克,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一个急转直下的Fisker。
今年2月,菲斯克官方宣布一则通告称,因公司股价耐久低于1美元,收到了纽约证券生意所的不合规通知。
今年3月,又宣布停产六周。
到了5月,Fisker的公司总部也要关停,所剩无几的员工被迫去工厂办公。
此时围绕在这个昔日明星车企周边的要害词,只有退市、停业、讨债、讼事……
沦落到这副田地,归根结底是车卖不动了。
2023年,Fisker的产量有1万多台,但只向客户交付了4900辆,还不及产量的一半。
从风景无限到穷途末路,Fisker只能怪自己。
1.东施效颦,效果把钱花在了刀把上
当魅族「撤回」一辆新能源车
作为新势力,资金本就不富足的Fisker,花起钱来却大手大脚。
本土还没站稳脚跟,它就搞起了全球谋划。
它的办公地址涵盖了三个大洲,生产制造交给了奥地利的格拉茨工厂,而且还在亚洲设置了自己的办公室。
虽然Fisker以为,全球分包的商业模式意味着迅速高效的供应链,但对于一个仅有几百名员工的公司,太过的全球谋划带来的挑战远比带来的利益大得多。
好比Fisker汽车交付难题,有个缘故原由就是供应链物流难题。
菲斯克亲口认可,从奥地利向美国运输车辆的物流问题一直是一大阻碍。
此外,对于Fisker,地域太过涣散也给设计、研发、法务等诸多事情带来了更高的成本。
想要一步到位的效果是,才走了一步就最先拉胯。
2.手艺拉胯,免费送都没人要
比起铺张的全球谋划,Fisker更大的槽点是产物力一言难尽。
外网着名数码博主MKBHD此前在试驾过一辆Fisker Ocean后称:“这是我试驾过的最差汽车”、“你把这车免费送我,我也不开”。
试驾历程中,他发现了异常多的问题,好比智能钥匙无法正常事情、存在溜车风险的坡起辅助、无法实时监测的太阳能车顶、种种警示灯在仪表随机亮起等。
除了软件上的Bug,其他槽点还包罗:车内一些空间部署不够合理,好比托盘桌占有了大量手套箱空间、多功效偏向盘上的按键极易误触……
更早之前,Fisker Ocean还由于刹车失灵遭到投诉,面临美国蹊径交通平安治理局的观察。
正如马斯克已往对菲斯克的评价:“他基本不懂电动车,总以为依附优异的设计就能让电动车变得脱销,但实在一切的泉源是手艺问题。”
一语中的,一语成谶。
03.
“造车 画饼”,
也是美国人的特长好戏
有段时间,新能源车企的名声并不是很好,险些和画饼、骗补等负面词汇捆绑在了一起。
贾跃亭,至今还在美国将故事。
赛麟汽车,在鸟巢耗资过亿的宣布会,放出了“中国智造,行销全球”的豪言状语,效果只造出了几台老头乐。
更夸张的是绿驰汽车:确立6年,号称融资100亿,却没有卖出1辆车。
现在不靠谱的新能源车企纷纷倒下,市场终于正常许多。
只是许多人可能没想到,这样的情形也一直在美国上演。
以Fisker为例,同样离不开种种画饼。
2021年说要跟富士康互助,造更亲民的电动车,年产量25万辆;2022年说要在印度卖车,还可能会在印度生产电动车;2023年说要在中国设立交付中央,把车卖到中国。
然而事实是,嘴上说得好听,该干的正经事却是一件都祛除实。
好比Fisker前期宣传最响的固态电池,最后也没做出来,2021年直接宣布放弃,*车用了宁德时代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
不外Fisker这种情形,放在美国还不是最离谱的。
卖重型卡车、主打氢燃料电池动力的车企“Nikola”,给自己定位成“卡车界的特斯拉”。首创人还公然示意,这个天下很少有人逾越马斯克,“我是其中之一”。
2016年,确立两年的Nikola开了宣布会,现场展示氢燃料电池卡车Nikola One。
首创人频频强调:一次加氢能跑近2000公里,这部卡车将拥有6个马达,驾驶室内配有高科技触摸屏,全景挡风玻璃、2张豪华大床以及42英寸电视。
一旦测试完成,一名司机就可以治理一个卡车车队。
比海内PPT造车的公司更高明的是,Nikola还放出了这辆卡车的“上路”视频。
最后真相却打了所有人的脸:一切都是演戏和圈套。
其他不靠谱的车企,倒下的戏码既大同小异又各有各的“精彩”。
号称“客车界的特斯拉”Proterra,上市仅仅25个月后就宣告停业。
喊出比特斯拉赛博皮卡更有竞争力的Lordstown,确立5年来,焦点产物电动皮卡的产量不足100辆,去年7月宣告停业。
另有年头突然亮相车展的Mullen,此前与新能源汽车的交集仅仅是组装廉价中国手艺电动微面,四处透露着不靠谱。
时至今日,画饼的车企纷纷倒下。
这个历程中,令人惋惜的是资源虚耗以及许多人被割了韭菜,令人欣喜的是每少一家这样的车企,市场也就多一份清净。
岂论是中国照样美国的新能源汽车,都必须经由大浪淘沙的震荡。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