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期货咨询热线

行业动态>>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
减配、涨价、换供应商,智能手机公司对冲供应链涨价-香港期货

来源:正大期货  2024-05-11 14:02

延续 11 个季度出货量下滑的中国手机市场,终于在 2024 迎来了曙光:据市场调研机构 TechInsights 宣布的数据显示,Q1 季度出货量为 6330 万台,同比增进 1%。

此前,随着 2023 年延续三个季度降幅降低,多家剖析机构均展望 2024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量将逐渐走出连续下滑的趋势,并在年内实现销量的正增进。但手机厂商对新一年市场环境的预期却并没有随之展现出更多的乐观情绪,反而郑重的预期继续成为主要声音:更多手机厂商高管公然示意,2024 年的主要目的是“跑赢大盘”。

手机厂商的郑重,折射出的是从 2023 年头最先、2024 影响最先波及全行业的供应链整体涨价;日韩上游供应商为了保证足够的利润率而实现的连续减产;其中闪存与内存产物的涨价幅度*。据 CFM 闪存市场的数据,三星电子在与下游厂商新一轮价钱谈判中,价钱均有 15%-25% 的价钱上涨。

在芯片领域,包罗高通、联发科等主要手机 SoC 芯片供应商,在 2023 年的单颗高性能芯片价钱上都有近百美元的价钱上浮。这些因素叠加,很容易让一台搭配 2024 年旗舰硬件设置的手机的成本上浮跨越 500 元人民币。

华为Pura70 系列的起售价相比 P60 系列订价的猛增,也让许多线下经销商与用户始料未及;从首销线下用户反馈来看,相对更高的订价对 Pura70 系列的后续销量直接发生了袭击,多位经由五一时代 Pura70 系列首销的线下导购向记者示意,比前代更高的价钱是劝退一些 P 系列老用户的直接因素。

比起手机厂商更愿意强调的 AI 大模子、卫星通讯功效的锦上添花,价钱的提升对于用户购置意愿的袭击仍然最为强烈。除了华为之外,vivo、小米多款预计今年上半年宣布的旗舰手机涨价已成定局。

除了直接涨价,差异厂商应对成本飙升的设施也差异:5 月 6 日,有网友发现自己购置的魅族 20 Classic 在售价稳固、并未提前通知的情形下,得手的硬件闪存规格从宣布会宣称的 UFS 4.0 变为了 UFS 3.1,两个规格的闪存在峰值传输速率差了一倍,会直接影响到险些所有智能手机一样平常的使用体验。

纵然涨价给 Pura70 系列的首销销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对于一直致力于在旗舰手机市场击败苹果的华为来讲,Pura70 系列的售价已经来到与 iPhone 15 险些完全相同的区间,纵然更高的售价意味着比预期更少的首销数据。

近期苹果为了应对线下销量的显著下滑,也通过提高线下经销商返点、优先供货热销机型等方式来给线下渠道输血,在 iPhone 15 系列的整个销售寿掷中后期调整库存。

但华为与苹果都不是销量受到涨价袭击最严重的厂商:对于整个销售周期出货量到达万万台的主推旗舰而言,通过种种促销方式来直接/间接地降低用户购置手机的售价同样能直接促进销量。

华为苹果的周旋余地,是确立在凌驾货量 高利润率的基础之上,这套模式甚至对于其他一线手机厂商都不具备足够的效仿可行性:不少出货量相对较低的手机厂商,在研发与硬件成本更高的旗舰手机上耐久“以赔本换市场”的旗舰销售战略,对于大多数折叠屏手机,赔本赚吆喝一直是常态。

“卖不上量的旗舰手机自己就不赚钱,加上成本继续上涨,放弃一部门市场求存已经是最后的手段”。一位耐久耕作智能手机线下渠道的业内人士对记者提到。进一步涨价已经是厂商所剩无几的选项。

除了涨价,将旗舰手机中成本较高的其中几个硬件规格产量降低,主推相对成本更低、更能盈利的规格,同时将线上线下主推设置做区分,也能在一定水平上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这种做法在智能手机销售战略中已经是公然的隐秘。

但这种设施也会导致某些看起来“高性价比”的硬件设置、现实用户很难抢到的情形。这种情形虽然也会晤临用户的质疑,但却是辅助一款智能手机在总量难以增添的条件下能够维持的可行方案。

美团也要学山姆

OPPO 在今年年头宣布的旗舰 Find X7 Ultra 上,在硬件设置上选择将 1TB 内存版本绑定“卫星通讯”这个相对高附加值的手艺作为主要卖点,通过差异化的功效点分管存储成本上涨带来的直接成本袭击。

但从现在的官方订价来看,512GB 尺度版与 1TB 卫星通讯版直接的价差为 1000 元。而且为了绑定卫星通讯功效,1TB 版本也要晚于尺度版两个月宣布,这同样让一些原本就设计购置 1TB 版本的用户颇有微词。

相比起旗舰手机即未来到了整体价钱上涨,供应链涨价压力*传导到的,实在是各家国产手机厂商都相当倚重的中端机市场。

旗舰手机尚且能通过“袭击高端”,缓冲一部门成本上涨压力,而订价在 2000-3500 元人民币区间的中端机更难以在有限的成本空间中实现差异化,厂商不得不在减配或涨价中做出艰难决议 —— 由于这个价位直接对应价钱敏感用户,因此减配成为了手机厂商不约而同的选项。

而据魅族官方对记者示意,现在这项减配影响到旧款的魅族 20 Classic,新机并不受此影响,这只是当下二线厂商饱受供应链成本困扰的缩影:来自供应链的涨价袭击不仅带来了智能手机涨价减配,现实上也是在另一个赛道磨练着厂商的“软实力”。

比起硬件直接缩水被购置用户口诛笔伐这种方式,久经互联网舆论磨练的手机大厂在成本敏感的中端机上,往往会选择更“伶俐”的方式降低成本:例如将组件成本更高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替换为短焦指纹识别,两者成真相差四倍;以及将原本高规格的快充模块替换为更廉价但充电功率更低的版本。

纵然这些功效点在手机整体体验中占比并不高,但客观上从硬件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市直接影响得手机给用户带来的综合体验。

2023 年中端机市场曾泛起过一场“大存储空间风暴”,由于上游供应链存储价钱跳水,年头甚至泛起存储价钱不到前年同期一半的情形。让手机品牌纷纷在中端机市场宣布 24GB 内存甚至 1TB 存储空间的机型,增强在这个价位段的竞争力,大存储空间能带来的种种优势一度成为各家手机厂商宣传的重点。

但供应链成本的陡增让这一切都难以为继,中端机的成本难再支持推出 1TB 这样大存储空间的版本,不到一年前关于“大内存大空间”的种种宣传成了现在飞向厂商的“盘旋镖”;不得不遭受用户种种关于“涨价减配”的质疑。

但手机厂商现在已经无暇顾及这些,现在若何在成本陡增、硬件缩水的条件下,不让用户体验大幅“贬值”,成了手机厂商优先思量的重点。

据一位在汽车品牌从事手机项目的产物司理先容,大公司都有战略价,年框,同时另有存货,受涨价周期影响相对更小,因此在同样面临供应链涨价时,小厂对硬件的把控能力要远低于一线厂商,他同时还提到同样以车厂造手机距离,示意车用硬件与手机用硬件通用度更高的厂商,议价能力更为充实。

但他同时也提到,厂商的体量在与供应链厂商的供货价钱谈判中同样至关主要;在供应链整体涨价已成事实的 2023 年,本就高度警醒的手机厂商进一步掀起了囤货行动,这些征象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求过于供,弹药足够的厂商往往会选择自动抬高价钱来抢购货源。

所有看似取巧的方式,背后都标注了厂商需要为此支出的价值;无论是品牌口碑照样销量。

但在这场消耗战中,资源最多的就是赢家。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38樓   电话:   正大期货竭诚为您服务
Copyright © 2007-2019 香港正大国际期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