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3-05-12 09:28
在迈向经济苏醒的2023年,“裁员”这个词似乎仍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不仅硅谷巨头纷纷宣布新一轮裁员,海内大厂的“降本增效”也还在继续。
在许多人眼中,大厂的事情履历足够有竞争力,身在其中才知道,被裁员之后的选择实在并没有那么多。
35岁以上的大厂人都去了那里?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是常见谜底,现在似乎又多了一个保险销售。
《2022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显示,入行3年以下的保险营销员占比24.85%,资深保险经纪人七七也发现,近期来找她咨询转行的人变多了,过往履历以互联网、教培、地产行业为主。但七七劝退了不少同伙,由于他们大多对这行抱有不切现实的期望。
事实上,在保险行业,约20%的人月收入能够跨越2万元,但其中,只有7.89%的人是从业三年内的新人。只要稍经盘算就不难明白,新人月入2万的概率只有约1.6%。与此同时,女性占比81.57%、35-54岁占比73.25%,也显示了从业者的人群画像。
新周刊和几位保险经纪人聊了聊,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被裁员的时刻,都还算不上中年人。
在2020年的跨年演讲中,罗振宇曾说来到保险行业的人,要么走投无路,要么身怀特技。那么被裁员之后转行卖保险的年轻人,属于哪一类呢?
“我不再忧郁中年危急”
晓婷,30岁,从事保险业3个月
我结业于北京一所211大学,在互联网大厂做过7年产物司理。
在*家公司的时刻,事情节奏很快,同事们更看重业绩和指标,不太注重人际关系,大部门时刻都只聊事情。而且内卷严重,某种水平上文档写得好比项目做得好更主要,人人美其名曰“向上治理”。
刚入职时,我接手了一个探索性子的项目,投入了许多精神,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数据指标,拿不出悦目的效果,年终审核评级为B。而和我同时入职的一位同事认真的是成熟项目,更容易出效果,最后评级是S,顺遂提升。
那时刻,我每一天都在为事情焦虑,不停地嫌疑自己。刚入职的前半年,天天深夜才下班,坐上回家的出租车时,都市忍不住哭。
2021年辛辛勤苦做了良久,半年度审核又是B,找老板问缘故原由,说由于跟其他人的项目比我的效果照样欠好,我不想再继续内讧,就裸辞了。
第二份事情是在另一家大厂旗下的车联网公司,继续做产物司理,没想到一年后公司战略调整,部门被裁撤,我失业了,那时我刚结完婚。
在家待了小半年,一最先我还看事情时机来着,但发现已婚未育是真难找到事情。我思量过开便利店、考体例,难度太高,都取消了念头。
有一天,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保险经纪人的先容,发现跟产物司理有许多相通之处,做了不少作业,跟几个保险业的同伙聊过,也面试了几家公司,老公和闺蜜都支持我,我就最先做了。
我想过,纵然卖不出去,为自己和家人购置保障也是有价值的。在我大四那年,我爸突发脑溢血去世,失去了家庭顶梁柱,我们家的生涯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若是昔时给我爸买了寿险,那我妈至少能过得好一点。
对我来说,保险经纪人算是零成本创业,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只需要找到客源,卖出去票据就能挣到钱。虽然前期启动很难,但若是能做起来,就是一辈子属于自己的事业,不用忧郁中年危急。
而且,保险行业对女性也很友好。审核看的是业绩,而不是办公时长,以是不会歧视需要休产假或有孩子的女性。办公室里张贴的绩优员工海报、公司名人堂的终身会员里,都是女性占比更高。家里认真购置保险的人一样平常是女性,那么女销售就更容易获得她们的信托。
以前在互联网行业,总是不知道自己的事情有什么价值,对照被动。现在卖保险,也有压力,然则更自由,而且至少一份保单能给一个家庭带来一份保障。
不外,做销售照样挺难的,事实刚最先没多久,收入基本为零。我们公司划定若是一年中每个季度都达不到业绩,就会被销号,不能再卖保险了。我现在的客源主要是同伙圈熟人,现在在谈着一个单,季度审核应该能保住工号。
青春饭还没吃完,就被裁了
小代,27岁,从事保险业1年
2018年结业后,我加入了某在线教育平台,2020年成为一名百人团队司理,2021年双减后被裁员。
由于学员和家长晚上时间会丰裕些,以是平时我们会从中午1点半事情到晚上9点半,但竣事后另有种种集会,现实都市加班到11点以后。寒暑假更忙,从早上8点多一直到晚上11点多,有时甚至到破晓,异常熬人。
业绩压力蛮大的,审核不达标会影响提升和调薪,甚至可能降职级、降薪。必须得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杀青目的。
这样的事情强度,让我的身体素质断崖式下降。不仅颈椎腰椎出了问题,常年熬夜还导致了过劳肥。我的同事们也基本都处于亚康健的状态,记得有一段时间稀奇忙,有一位同事晚上下班回家甚至吐血了。
而且在那种环境下,人会很容易焦躁,好几个同事厥后确诊了中度抑郁症。
我那时坚持下来,是由于在线教育的理念——用同样的价钱,让小都会甚至墟落的孩子享受到一线都会的教育资源,异常有意义。厥后成为治理者之后,虽然累一些,然则有奔头。再加上前几年教培是个风口,薪资也不错。
但我也明了,这行就是吃青春饭,干不恒久。“双减”政策出来之后,我已经知道这份事情无法继续了。若是公司没有裁掉我,我可能也会申请被裁,拿“n 1”走人。
再择业的时刻,我就对照关注国家政策,保险进入了我的视野。
事实之前做先生,我还想继续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我以为保险能促进医疗公正,一张几百元或几千元的保单,就能让通俗人享受到昂贵的医疗服务。
那时各大保司也在招人,我都去看了下,然则整体感受下来,署理人的模式并不是我想要的。
新消费已死,新消费永生
我实验去加入了他们的培训,每一家都说自己的“产物*,利率最高,理赔*”,话里话外贬低其他偕行。他们还都说自己为用户着想,但实在大部门署理人只能卖一家公司的产物,并不会凭证客户的需求推荐何等差其余产物。
厥后领会到,另有种模式叫保险经纪人。经纪人可以卖许多家公司的产物,依据客户的需求组合产物,我以为这就很好。
好比一个前同事想给怙恃买一份医疗险,然则老两口岁数对照大了,而且都有基础疾病,这种情形一样平常的保险公司都拒保了,她就向我求助。我为她找了一份性价比很高的保险,对她怙恃的情形很友好,既往症也可以理赔。她挺知足的,跟我说后续有其他需求还来找我。
不外,若是要靠以往的人脉卖保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前同事也都是年轻人,虽说以前教培行业人为高,然则人人的储蓄习惯欠好,风险意识也不强,月光族占大多数。许多人要么刚刚买房,要么准备买房,手里余钱不多。
现在的收入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然则我信托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性和可塑性是很好的。
我现在是兼职卖保险,本职是做销售培训事情,以是现在收入少也还可以接受。于我而言,保险销售是我实现小我私人价值的方式。
大部门人转行后又脱离
司指导,29岁,从事保险业4年
我大学学的是智能科学与手艺,那会儿就对照爱折腾,进过实验室也创业过,厥后结业进入互联网大厂做大数据工程师。
平时还好,就是产物上线时要加班调试,对照累。都说程序员35岁是一个节点,若是没有提升治理层,身体条件卷不动了,只能等着被裁。我那时算了算,虽然眼下赚得多,但把时间线拉长,支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不稳固因素太多了。
转折点是有一个同伙自杀了,他是35岁被公司辞退,重新找事情的薪水比之前少了一半,贷款要还不上了。那之后我就发生了转行的想法。
厥后公司停了项目,给我们团队两个选择,要么去在线教育,要么被裁员,我选择了后者。
脱离大厂之后,我和同伙一块儿做过小生意,也有了一些销售履历,不外照样赔了钱。
我那时领会到金融很赚钱,但我没有基金或证券的从业证书,能找的事情多数是保险类。我也去过一些传统保险公司的产说会,感受气场不合。厥后面试了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就误打误撞加入了。
只管有点内向,但我照样挺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到现在也帮许多客户理赔过了,能辅助到人会很喜悦。卖保险一定不如之前稳固,然则入行四年,我的收入有所提高,也感受很自由。
而且,我自己也琢磨着怎么跟客户更好地相处。有先进给客户之间牵线搭桥,我也照葫芦画瓢,帮客户换事情、找互助,以是他们对照愿意跟我聊。
固然还花过不少冤枉钱,好比买了种种课程却没有听,还信过某些渠道“付费买客户”的圈套,在自媒体上花钱做投放却没有收到成效等等。
现在许多人都在线上做推广,但也是在违规边缘频频试探。由于新规要求推销保险的账号需经认证,许多公司不认真给员工做认证,若是没认证,偕行一举报号就没了。我和同事都被封过好几个号。
这几年我也见过不少互联网转行卖保险的人,大部门实在都没有想好要做什么,只是来当客户而已,给自己和身边人卖了一圈保险,做不下去,又脱离了。
真正扎根这一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卖保险不是救命稻草
七七,保险经纪人,从业7年
最近有不少同伙向我咨询卖保险,其中不乏大厂被裁员后想转行的,大部门都被我劝退了。
他们都把这行看得太理想化了,有的人房贷压力还对照大,若是前期打不开事态很容易陷入债务危急,在这种心态下很难做好事情。我以为他们不如在原行业,哪怕低就一下,先渡过眼前难关,再思量兼职试试保险。
固然,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讲,大厂是优质的增员池。学历高、人为高,找来的客户也许率身边也是这类人,相符优质客户界说。
但我不愿意坑人。我现在带团队,若是他们把卖保险当成救命稻草,我还收了,是害他们。
有的人以为卖保险又自由又挣钱,可是培训上完了,到客户眼前连话都说晦气索。有人以为自己人脉好,一定来了就“咔咔”出单,效果脱离平台才发现前同事连微信都不回。
而且这两年新人太多,一上来就说自己专业,我这个老油条都不敢说。我更建议新人连系真实的小我私人优势,不要给自己贴金。
保险这行,实在是转行门槛低,但留存门槛高。好的保险销售除了会行使原有人脉,还会自己谋划IP,行使滚雪球效应拓客。若是想要谋划高客,还需要懂法商、税务、信托等知识。
我们也很卷的。我记得有个同业,一边送外卖一边卖保险,把保险手刺塞到外卖包装里,给自己做宣传。
别以为这行的年薪百万好赚。纯销售要做到COT,即百万圆桌会的优异会员,这种级别才差不多能到达。若是走治理蹊径,就要看团队战斗力若何,至少要三十人以上,甚至七八十人,而且团队增员、留存很难,都是辛勤钱。
我熟悉的人,不适合这个行业,也没赚到钱,但由于没有其余选择,还耗在这一行的,一抓一大把。
若是选对了,保险行业确实可以自由奋斗到老。我更希望,来到这个行业的人都是经由稳重思量后做出的决议。
由于门槛低、包容性高,卖保险正在成为大厂人再就业的“保底”职业。对一些人而言,他们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但另一部门人可能只是这个行业的过客。
若是没有被裁员,许多人都不会与这一行结缘。或许,人们期待的是,对35岁以上劳动者友好的行业,能更多一些。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