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3-03-17 13:34
近几年,随着海内汽车保有量的不停增进,汽车消费遇到的“坑”也越来越多,维权事宜层出不穷。不外,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汽车业也有相当一部门车企在挑战中奋跃向上。
在汽车产业向“新四化”偏向生长的大趋势下,一些自主车企紧抓时机,实现了手艺、品牌、营销、服务、出海等全方位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以质促量,展现出亘古未有的竞争优势。
不外,有时机就有挑战。我们同样也能看到,中国汽车品牌数目最多,但品牌力不强,若何突破消费者的历史认知,成为中国车企冲高路上的“拦路虎”。奇瑞的星途、电动化时代的北汽极狐、上汽飞凡、东风岚图等,都还处在赚吆喝的状态,尚未站稳脚跟;新势力“蔚小理”声量有了,却难以实现求名求利。
中国汽车品牌向上路上还存在哪些挑战,未来若何前行?2023年“3·15”时代,《车圈能见度》将与人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01 事态所趋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产业是助力实体经济生长的主要组成部门。在近几年的产业大转变下,虽然中国汽车履历了不少挑战,但也紧抓“新四化”时机一直在向上攀缘,品牌影响力不停提升。
以一起增进的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数据佐证,据中汽协的统计剖析,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76.6万辆,同比增进2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划分为41.6%、55.9%和60.6%。
今年以来,随着乘用车产销的回暖,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又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7.3万辆,同比增进37.3%,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0.1%至52.8%。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63.1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52.3%,相比上年同期上升7.6%。
而在2017年、2018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还只有43.9%和42.1%左右,相当于五六年时间涨了近10%。
详细到品牌身上,据乘联会数据,在去年年度车企销量前十榜单中,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祥瑞汽车3个自主品牌冲进榜单前五。其中,比亚迪汽车更是力压一汽民众乐成摘得年度销量冠军头衔,长安汽车和祥瑞汽车划分位列第三名和第五名。
不仅仅是在海内市场,中国汽车品牌还迎来了出海时代。2022年海内车企累计出口到达311.1万辆,同比增进54.4%。其中,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进56.7%;商用车出口58.2万辆,同比增进44.9%。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显著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显示优异,比亚迪、长安汽车、祥瑞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显著。
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在严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逆势向上,着实是在政策扶持、市场转变、用户消费看法转变等因素影响下的事态所趋。
像在此前,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主要为规范性文件,但随着国产化的蓬勃生长,出台了越来越多对产业生长计划、对企业举行津贴的政策。
2020年底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长计划(2021-2035年)》就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生长偏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要害焦点手艺,优化产业生长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延续生长,加速建设汽车强国。
现在“十四五”对汽车产业的目的主要为生长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并连系新一代信息手艺、集成电路等能手艺行业生长车联网手艺。
基于这些政策指导,这几年在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涌现了一批优异的自主品牌,新时代的“90后”消费主体们也对自主品牌加倍信托,甚至愿意实验一些初出茅庐的新势力品牌。
02 并非坦途
自主品牌市占率不停攀升,高端化趋势显著。但不能否认的是,向上之路也并非坦途。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想要打破“低质低价”的固有形象,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却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消费者的眼光大多群集在头部几个品牌身上,若没有设施进入头部阵营,则面临被镌汰的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内现在高端品牌层出不穷,红旗、星途、腾势、极氪、岚图、智己、飞凡、极狐、阿维塔、问界、瞻仰、昊铂、高合、“蔚小理”等都在抢占市场。
但从乘联会的销量排名快报中我们可以看到,闯出来的寥若晨星。在今年1-2月的高端轿车、高端SUV排行榜中,前10位里只有蔚来、红旗和理想3个自主品牌挤了进去。
这其中的失意案例更多,好比说奇瑞的星途,是奇瑞于2017年9月推出的高端序列。奇瑞曾给星途立下目的:2019年设计销售目的为6万辆,起劲完成10万辆销量目的。然而到2021年星途整年的销量也才3.72万辆,去年好一点,涨到了5.11万辆,但放在高端市场中看,仍然是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一类。
再好比说东风的岚图,从降生之初就获得了东风团体内部资源的加持,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也曾学习蔚来等开启了自己的营销之路。但效果显示,2021年,岚图累计交付仅6791辆,去年累计销量为1.94万辆。
北汽的极狐则是北汽蓝谷在2017年推出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车型订价基本在25万元以上,虽然与华为绑定在了一起,但销量同样很惨。凭证新车交强险数据,极狐汽车2022年累计上险数为11895辆,月均上险数只有991.25辆。另据乘联会数据,1-2月,极狐阿尔法T和阿尔法S两款车加起来的销量只有833辆。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主高端品牌在争取认可度上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就算卖得好,现在也很难实现求名求利。
以理想汽车为例,去年理想汽车总计交付新车13.32万辆,同比增进47.2%,位列“蔚小理”之首。根据最新的数据,理想汽车今年2月交付新车1.66万辆,同比增进97.5%,同样高于蔚来、小鹏,还跨越了去年的新势力“*”哪吒汽车。
这样的销量数据下,理想汽车在去年的营收到达452.9亿元,同比增进67.7%,而且整体毛利率到达19.4%,单车毛利率19.1%,这在新势力中也算是对照高的。然则理想汽车现在仍是处在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中,去年亏损跨越20亿元。
蔚来同样云云,虽然2022年总交付量同比增进34%至12.25万辆,总收入为人民币492.69亿元,较上一年度增进36.3%,但净亏损照样高达144.37亿元。
由此看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生长,突破了价钱天花板,在设计、手艺、质量、智能化等方面能与合资品牌睁开直接竞争,但仍需要做出更多的起劲,尤其是在产物力、竞争力的提升方面。
“一流企业定尺度、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物”,这句话在汽车行业同样适用,希望能有更多自主汽车品牌率领中国汽车工业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
————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