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大期货 2020-12-08 19:21
正大期货网12月8日报道 美媒称,追求收益和有用对冲股市普遍下跌工具的债券投资者正日渐转向中国。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7日报道,今年由于各主要经济体的决策者接纳极端激进的刺激措施,压低收益率并使得钱币贬值,中国主权债券的吸引力显现出来。在美国历久国债收益率领跌的情况下,凭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宣布的数据,外国持有的中国债券规模激增至创纪录的1.79万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中国相对制止的宽松政策、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债券指数以及收益率的差异,使得美国花旗银行团体展望,未来三年可能每年有10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5元人民币——本网注)资金流入中国债券市场。随着美国国债和股票之间的关系破碎,华尔街对60/40的投资组合设置感应担忧,而中国债券正处于有利职位,可以提供正收益和风险对冲。
花旗银行团体驻香港的经济学家余向荣说,中国人民银行不大可能追随发达国家央行全面实施钱币宽松政策,而鉴于利率差距居高不下,外国需求应该会“连续存在”。
报道还称,中国央行提供的支持,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自动压低收益率,而是限制抛售并提供稳定性。上月当企业违约导致市场动荡并引发收益率上升时,中国人民银行解释准备支持债券。
美媒:拜登力挺加码财政刺激应对疫情
自由派经济学家越来越认同这样的观点,即债务和赤字不应成为有关经济增长的更广泛讨论所关注的首要问题,尤其是考虑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经济现状。(@参考消息)
报道指出,中国政府债券今年表现出作为避风港的效用,1月至4月市场普遍杂乱时,中国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下降了60多个基点。虽然美国、欧洲和日本主权债的价钱也有所上升,但现在险些没有什么主权债能提供太高收益。
报道以为,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亚洲其他大国简直提供了更高的回报,但在面临压力时它们仍然很懦弱。主要评级机构对中国的债务评级要凌驾四到五级。就在全球资金涌入中国的同时,近150亿美元的印度债券遭到抛售。
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指标是今年日本投资者的行为,日本投资者守旧却盼望收益。今年前9个月,他们卖出印度和南美债券,减持东南亚债券,但向中国债券注入了42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3元——本网注)。
报道称,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担忧依然存在,国际基金对流动性、透明度以及任何可能限制其迅速回撤资金能力的资源控制都保持警惕。
不外,外国人只占中国债券持有者的一小部分,随着被动需求增添,他们的资金流向了准确的一方。9月富时罗素效仿摩根大通公司和彭博社巴克莱指数,将中国债券纳入其旗舰指数,今后中国债券很可能获得历久支持。
正大期货————正大国际期货金融有限公司